第144章 破桎梏秦子玉称尊,受庇护绿林城改名(1 / 1)

当秦子玉踏入第三阶段,他如梦初醒,深刻地认识到将自己视为唯一的中心是多么的偏执和狭隘。

他认为这种唯我独尊,其实就是在自我设限。剥夺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前路崩塌,算得上是两败俱伤。

须知道,这个世界广袤无垠,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世界的中心,不应该唯我独尊。从这个视角看,每个人的利益诉求都应被尊重,这是基本的行事准则,也是生而为人的义务。

换句话说,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道路上,要坚守底线,那就是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同时,我们应该追求更高的目标,让个人的利益与大多数人的利益趋于一致,如此,方能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获得更加纯粹的力量。

到了第三阶段,秦子玉痛苦地发现,世间似乎并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他既渴望追求自己的利益,又希望能够尊重他人的诉求,然而,这对个人能力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

在现实的压力下,他感到困惑和无助,仿佛置身于一片迷茫的海洋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毕竟世间利益自有定数,若是有人多拿一点,其他人就会少得到一些。

如何形成微妙的平衡,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做到的。

秦子玉心里清楚,倘若没有足够的智慧,要想做到这一点简直是难如登天。每向前走一步,他都不得不面对内心的挣扎和纠结。

曾经坚定不移的信念,在现实的冲击下逐渐动摇。前一刻还深信不疑的善良,转眼间却出现了裂痕,这让他的三观瞬间崩碎。他开始对自己和这个世界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他思考了很多,就拿“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句流传已久的话来说,对于那些心怀正义、行侠仗义的人而言,这无疑是至善真理。

然而,当侠客眼中的不平事实际上是围捕恶人时,这一刀的相助却无意中放跑了恶人。随后,恶人继续为非作歹,而侠客的声名却并未受到损害。

于是,“侠以武犯禁”的说法一直以来都备受诟病。究其原因,无非是侠者往往缺乏足够的情报支持,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偏听偏信。一旦轻易地拔刀相助,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恶势力的帮凶。

秦子玉在书山的升华过程中历经沧桑后,终于恍然大悟。他意识到所谓的行侠仗义、降妖除魔,无非是在特定的机缘巧合下,卷入了他人的因果之中。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侠客们也在不知不觉中选好了自己的立场。他们种下善因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地扯上了恶因。至于能否结下善缘,尚不得而知,但与人结仇却是在所难免。

秦子玉深感修道的真正意义,在于超脱世俗的恩怨情仇。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们往往被情感所困,被恩怨所扰。而修道,便是要超越这一切,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他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寻求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

在不知不觉中,秦子玉离书山之巅已仅有一里之遥。

完成第三阶段后的他,犹如脱胎换骨,整个人的气质都得到了升华。特别是对于正邪的认知,更是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推崇正道,也对邪道的存在多了几分宽容。

他开始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也知道对于邪道只能压制,不可彻底的消灭。这样不是放虎归山,而是让正道拥有一定的生存压力,从而竭尽全力的提升自己。

秦子玉终于洞悉了,为何正义总是能够战胜邪恶?而正义却从未想过要将邪恶彻底消灭。原来,那些执掌正道的人都深知,只要人类发展的核心源动力是“竞争”,就必然会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

世间的利益是有限的,有人得利,就注定会有人失利。无非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强者为王,但也需要给弱者留一线生机。

在最后一里的路途上,秦子玉感到前方的道路变得模糊不清,仿佛失去了方向。

眼前唯一清晰的,是那句古老的格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他睁开双眼,惊讶地发现眼前的书山竟然变成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波涛汹涌,让人望而生畏。

要想横渡这片茫茫大海,就必须凝聚出专属的渡船。秦子玉陷入了苦思,却始终不得其法。

塔灵看到他的困惑,焦急地提醒道:“人尊,人尊,受人敬,方可称尊!”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击中了秦子玉的心灵。他恍然大悟,要受人尊敬,首先要自己尊敬自己。既然要成为受人尊敬的主,就需要构建一套扎根于地界的规则体系。

只有成为规则体系的核心,才能教化世人,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天地之道,在于创始,需要有开创的勇气和智慧;在于教化,需要有耐心和慈悲;在于约束,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公正的执法。

秦子玉深知这其中的道理,他决定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践行这天地之道。

秦子玉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终于鼓起勇气尝试构建属于自己的规则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他投入了无数的心血和努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