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秦淮茹和易忠海的算计,何大清是一点也不知道。
他把自己的计划,还有半导体未来的发展趋势都清晰的写在了自己的报告上。
然后就把报告给交给陈总了。
陈总看后,又找了其他几位领导。
几位领导,又找了大学里面的教授,来论证何大清这些计划的可行性。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方向是对的,但是这个中间需要付出的投资十分巨大。
而且就目前来讲,这个项目并不是必要项目。
国内现有的半导体厂,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的军工和工业需求。
有了结果后,陈总又找到了何大清。
“大清啊,你的这个方案我们看了,并且还深入的讨论过。
国家目前的资金以及人才都比较紧缺,暂时没能力向你这个项目投入过多的资源。”
何大清一开始也没指望国家能在这方面帮上忙。
这个时候国家的主要精力,其实都集中在钢铁,电力,煤炭,石油,这些非常重要的重工业。
只有这些工业基础发展起来,国家才能完全自主的生产武器。
才能不用惧怕境外势力的恐吓。
“我知道,我也没想着国家能给我投入多少资源。
我自己这里有钱,我打算跟国家合资,我占49的股份,以及30年的管理权。
也不需要政策的扶持,只要允许我招人,建厂就可以。”
何大清想来想去,还是把厂子建在国内吧。
既然要搞半导体了,那肯定就不能只做收音机这种入门的东西。
何大清打算研发芯片以及计算机的程序。
何大清兜里的那些钱足够他在全世界招聘优秀人才了。
有了钱和研发方向,即使何大清雇佣的都是二流人才,那也能让他们的技术在全球领先。
陈总之前也听何大清这么说过。
但是当他了解到何大清这个项目需要多大的投入后,他就不相信何大清能拿出这么多钱了。
何大清的身家有多少,其实他们这些领导,心里大致还是有个数的。
毕竟何大清的产业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
何大清在香港这几年,的确没少赚钱。
但是何大清这些钱,大多数又投入到了当地的基础建设。
修路,建房子,建学校,医院。
并且把员工的待遇也提高了不少。
基本上何大清兜里也没剩下多少钱。
如果香港推选10大善人,何大清肯定高居榜首。
深水埗的确的生活水平,比其他地方明显高出一个台阶。
而且,这个地方的社会治安更是位居香港榜首。
深水埗现在已经是香港人心目中最理想的居住地了。
不少其他地方混不下去的香港人,举家搬到深水埗。
开始成为何大清治下的工人。
何大清的厂子,扩张的速度很快,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
同时,为这些工人服务的第三产业,在深水埗也格外的兴盛。
作为一个资本家,何大清是不合格的。
别的资本家,恨不得把工人身上的最后一滴油水都榨出来。
让自己吃的脑满肠肥。
只有何大清不一样。
虽然赚取了利润,但是也给工人留了一些生活资本。
同时,也一直在积极的改造工人的生活环境。
这也导致了他的利润,既没有用于个人消费,也没有存储。
陈总他们估算过何大清手里的资金。
压根就不觉得何大清能拿多少钱来。
“大清,你自己建?你的报告里面也提到了,可是这需要多少钱,你知道吗?
你能拿出来吗?
再说,国家也拿不出那51%的初始建设资本啊。”
何大清账面上的钱的确不多。
但是在朝鲜那边,他可没少从美军那边搞钱。
且不说他并不缺钱,即使他缺钱了,也可以立刻去美国转一圈。
美国的军营都挡不住他,更何况美国的银行了。
“您放心,钱的问题,您不需要担心。
只要上面批准,我可以自己出钱建设。”
陈总惊讶的看着何大清。
“这可需要好几百万,你能拿出来?”(按照大家熟知的第三套人民币算。)
“能。”
看着何大清笃定的样子,陈总知道自己低估了何大清的实力。
“你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
“从美国人哪里弄来的。”
何大清也没选择隐瞒。
陈总想了想,也明白了一些。
“行,既然不需要国家投资,而且还是往外面卖,那这件事大概率是没问题的。
你等我的好消息。”
何大清愿意把51%的股份给国家,也不在国内销售。
并且原材料用外汇采购。
这几项综合起来,就等于给国家送钱。
陈总自然动心了。
不过唯一需要考虑的,还是体质问题。
虽然51%的股份可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