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四妃已经齐全的情况下,竟然又册封她为静妃!得知她喜欢清净便安排她住在一个比较安静的小宫殿里,还亲赐名为“月兮居”。
不仅先王更是对她简直宠溺至极,每晚都会选择翻她的牌子,让她尽享荣华富贵、恩宠有加。这段时间里,先王沉浸在与静妃的甜蜜爱情之中,无法自拔。
然而,美好时光总是短暂易逝。由于先王对静妃过分偏爱,使得后宫中的其他嫔妃们妒火中烧、心怀愤恨。这种强烈的危机感,让原本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的众妃嫔们突然间变得异常团结起来。她们齐心协力,与朝廷中的大臣勾结在一起,捏造罪名诬陷那位妃子的父亲通敌叛国。要知道,她的父亲不过是都城里一个小小的府尹而已!
尽管静妃泪如雨下、苦苦哀求着先王,表示她的父亲绝对不会背叛国家,并请求先王深入调查事情的真相,先王也答应了她一定会彻查此事,还给她父亲一个清白之身。
然而,静妃此次进宫却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后宫众人忧心忡忡,因为凭借静妃如今所受到的恩宠,如果将来一旦生下王子,先王必定会册封她的儿子为太子;而且通常情况下,前朝与后宫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所以想要对她家人下手的人数太多。也正因如此,虽然先王反复追查,但最终得到的确凿证据竟是人证物证俱全。
无奈之下,先王只得下达命令,先将静妃的家人们全部打入天牢。先王本想先下狱给大臣一个交代,然后再慢慢想办法救他们,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朝堂之上,众多大臣竟然异口同声地恳请先王处死静妃全家。面对来自朝堂的巨大压力,先王却选择了一再拖延。
因为他也觉得此事太过蹊跷,细想之后他方才明白那些证据都是假的,只要假以时日一定可以还静妃家人一个公道,所以他暗中派了不少人出去寻找证据。
面对先王的拖延之举,朝中大臣们心急如焚,他们也猜到了先王的拖延是为何,所以他们不断向先王施加压力,希望他能够迅速做出决断。然而,先王却始终犹豫不决,使得局势愈发紧张。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大臣们终于忍无可忍,决定采取更为激烈的措施。
于是,他们恳请太后出面主持公道。太后听闻此事后,心中本就对先王过分宠溺静妃而感到不满。毕竟,一国之君应当以国家为重,怎能儿女情长过重?在权衡利弊之后,太后决定站在朝臣一方,支持他们的主张。尽管她也猜到了静妃的家人是无辜的,可她能迷惑大王,那就不能留!
面对来自太后和群臣的双重压力,先王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他实在不忍心将静妃的家人全部处死;另一方面,他又无法忽视太后以及朝臣的施压。经过一番痛苦挣扎,先王最终无奈地下令将静妃全家斩首示众。但需要三个月后方可行刑!
对于静妃而言,这道命令犹如一把利剑,无情地斩断了她与先王之间的情缘。她无法再跟一个要杀她全家的人谈情说爱,生育子嗣。
而先太后却明白先王的心思,三个月?怕是到时候什么证据都查出来了,那他们就死不了了,为了免除后患,也为了断先王的念想,她直接带着毒酒去了天牢,并且很直接的告诉了静妃的父亲,杀他的理由并非通敌叛国,而是因为他的女儿......
听了太后的话,静妃的父亲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一口喝下了毒酒,当太后从天牢里出来以后,就派人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静妃。
静妃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顿时犹如五雷轰顶,家人的离世犹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剑,无情地刺穿了静妃那颗脆弱的心,让她承受着无尽的痛苦和哀伤。这种痛楚如同深深烙印在灵魂深处一般,无论时间如何流逝,都难以抹去。
曾经,家人们陪伴着静妃度过了无数个温馨美好的时光,但如今他们却离她而去,留下了一片荒芜与寂寞。每一个回忆、每一个微笑、每一句温暖的话语,都成为了静妃心中最珍贵的宝藏,但同时也是最刺痛人心的伤口。
面对亲人的离去,静妃感到无助和迷茫。她不知道该如何走出这片阴影,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和勇气。然而,正是这段经历让她瞬间就明白了,所谓的爱情也不过如此。
于是乎,她毅然决然地把自己封闭在那座曾经令她无比自豪的月兮居中,仿佛与世隔绝一般。这座昔日充满欢声笑语的宫殿如今已变得冷清凄凉,宛如一座被遗弃的冷宫。从那时起,她便决定此生再不踏出此地半步,也不见先王一面。
虽然她心里清楚真正动手之人并非先王,但毕竟下达“斩立决”指令的确实是他!更何况,先太后乃是先王的生母,面对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情仇纠葛,叫她如何能够释怀?又怎能说服得了自己去继续去爱一个杀害她家破人亡之人的儿子,并与其携手相伴、共度余生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