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可接过辨机手里的锦盒放在了桌子上,笑道。 “贫僧几乎走遍大江南北,根据华亭侯的指点,终于找到了兰亭集序帖的真迹,一刻也不敢耽误,特来履约,这就是王羲之兰亭集序帖的真迹,华亭侯尽可验看” 虽然李庸指点的很模糊,但是对慧可来说已经足够了,是肯定能找到兰亭集序贴的,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而且,我们也遵守和华亭侯的约定,并未声张,一直在秘密寻找。” 济源连忙补充道,他们在找寻兰亭集序帖的过程中也知道了,当今圣人也一直在寻找兰亭集序帖真迹,李庸要保密,显然是不想让皇帝知道,不想将兰亭集序帖真迹交给皇帝,所以济源才特地解释了一下,没办法,对他们来说李庸是大爷,李庸并没有验看,甚至都没有打开锦盒,直接将手里的书卷放在了桌子上,笑道。 “这就是你们要的般若波罗蜜心经。” 无论慧可还是济源都有些诧异,他们没想到李庸竟然这么痛快就将般若波罗蜜心经交了出来,甚至都没有打开锦盒验看,慧可问道。 “华亭侯就不验看一下吗?” 李庸笑道。 “何须验看?难道我还信不过大师不成?兰亭集序帖虽然珍贵,但是却没有慧可大师的名号珍贵。” 确实,对于佛门来说,兰亭集序帖还真不如道信的信誉珍贵,慧可并没有立即拿起桌上的书卷,而是转身又接过了辨机手里的另一只锦盒。 “这是王献之的中秋帖,之前一直没有寻到兰亭集序帖,反倒是先寻到了中秋帖,便想如果实在寻不到兰亭集序帖,就拿中秋帖试试,好在最终寻到了兰亭集序帖,听闻华亭侯喜欢书法,中秋帖就一并赠与华亭侯吧,留在贫僧手里也是宝珠蒙尘。” 慧可解释道,王献之的中秋帖,那可和兰亭集序帖一样同为十大传世名帖之一,而且还是十全老人最爱的三希宝帖之一,李庸很震惊,没想到慧可的另一个锦盒里装的是王献之的中秋帖,更让李庸没有想到的是,慧可竟然就这么简单随便的把王献之的中秋帖赠给了他,佛门,真富啊,李庸不禁在心里感慨,这样的宝帖放在佛门中简直就是暴殄天物,这样的珍宝就应该放在他这里好好保存,这不是为他自己,这是为了让后人都能欣赏到这样的稀世珍宝,李庸这么一想,觉得自己实在是太伟大了,太高尚了,不过,人嘛,还得虚伪一点,李庸微微笑道。 “中秋帖乃书法中的珍品,十分珍贵,都说无功不受禄,我怎么好意思收下?大师还是收回去吧!” 慧可却笑道。 “华亭侯此言差矣,心经对于我佛门来说堪称无价之宝,一份兰亭集序帖如何能表达佛门的谢意?况且,华亭侯喜欢书法,想必也是写的一手好字,这幅书卷本就是书法珍品啊,兰亭集序帖是约定,而中秋帖则是换郡公的书法珍品。” 咦,慧可说的还真有道理,根本没法反驳嘛,就是像后代某种行贿而已,李庸他自己那些字他自己知道,但是此时他却笑道。 “既然大师这么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见到李庸接受了,慧可大师这才从容不迫的拿起了书卷,一脸神圣的打了开来,瘦金体跃然纸上,李庸的书法虽然一直练的是瘦金体,也算是有点体会了,已经不再像当初那样,此时他用笔有畅快淋漓之感,不过,慧可、济源和辨机的注意力可没有放在书法上,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心经上,他们心心念念了这么久,终于能一窥经文的全篇,哪还顾得上其他?何况李庸的书法也就那样,大家客气一番各取所需罢了。通读了一遍经文,三人长舒了一口气,这篇经文简直字字珠玑,具体该如何解读呢?只是通读了一遍,如何能理解这篇经文的真意?他们真恨不得立即回去诵读领悟经文,慧可将书卷重新卷了起来,赞道。 “华亭侯真不愧是书法大家,贫僧会将这份经文珍藏起来,多谢华亭侯赐经。” 李庸笑道,虚伪,什么叫虚伪,这就是虚伪,都知道这字一般还违心说好,这不是虚伪是什么。 “大师谬赞了。” 济源问道。 “这篇经文应该是出自天竺吧?听闻华亭侯通晓整个世界的地图,那华亭侯知道怎么前往天竺吗?” “当然,知道。” 李庸微微笑道,他已经猜到了为何济源会这么问,但是他随即就想到,不对啊,这时候唐三藏还没有出发去天竺吗? “华亭侯真是博学。” 济源赞道,虽然李庸很想谦虚一下,但是相比他们,李庸的那点可怜的地理知识已经算是博学了,感谢念书的时候没把这些知识还回去,慧可笑着问道。 “贫僧其实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听闻华亭侯正在李家庄讲学,辨机年方志学,想来听华亭侯讲学,不知道可否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