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是兖州出身,字公仁,济阴郡定陶名士。
他最早在袁绍手下,因为能力卓著,一直干到袁绍所在邺城大本营的魏郡太守职务。
但因为他弟弟在兖州,张邈麾下任职。
袁绍逐渐对董昭,失去信任。
董昭收到消息,得知袁绍听信谗言,准备治他的罪,撒腿就跑了。
董昭,郭嘉,包括荀彧,在历史都是先投袁绍,后来又都跑到了曹操那边。
可见袁绍在领导力方面,确实有短板,留不住人才。
乱世以人和为先,没有人,什么都白扔。
而有才华的人,因为性格差异,有的不求名利,淡薄闲居。
有的仰卧茅庐,静待时机。
还有一种,就是董昭,他特别想进。
没人赏识,他自己创造机会,也要主动投怀送抱。
董昭从袁绍那逃走,本来想去长安中枢,谋个一官半职。
但世道混乱,他跑的急,身没银子,到了河内太守张扬那,就决定先干一阵,攒攒钱。
不过董昭没事就琢磨,当今各路诸侯,谁值得投效。
曹操在兖州的一系列手段,崛起之速,自然被董昭重点关注。
他分析观察,愈发觉得曹操合适。
于是他做了件事,就是冒充曹操的名义,给长安送信。
这还是发生在曹操出兵长安前。
董昭秘密给皇帝身边的近臣写信,说曹操想效忠陛下,侧面表示衷心,让长安的人减少对曹操的忌惮。
然后董昭自掏腰包,把从张扬那得来的俸禄,全部送礼去长安拉拢人心。
需要一提的是,他不是为自己拉拢人心,而是用曹操的名义。
董昭的操作,帮曹操在皇权那边,减少了很大的阻力。
始终有人在皇帝耳边,说曹操是个忠臣。
等到这次兖州实际出兵长安,驱逐凉州军。
董昭挥手击拳,振奋不已。
因为他赌对了,确定自己的判断没错,曹操有真知灼见,走了步妙棋,一跃成为最有实力的霸主。
董昭愈发笃定曹操的谋略眼光,非袁绍,张扬等人能比。
于是他又搞了一波事情。
他从张扬那再次翘班,直接跑到长安为曹操奔走。
所以这次兖州军入长安,阻力比预料中要小。
而事后反馈,得到的好处却来的特别快。
其中董昭在背后奔走,出了不小的力气。
尤为难得的是他自己贴钱,先办事,为投效曹营铺路,属于自纳投名状。
这人在历史也有类似的表现,虽然和现在情况不完全一样,但行为相似。
贴钱给老板办事,就为了到曹营打工。
而在这个过程中,董昭做好事主动留名。
他虽然和曹操没见过面,但给曹操来过一封信。
意思是我在背后给你谋划了不少事,你得知道我是谁。
我想去你那边班,所以先展示下实力。
我的谋划和伱的行事,保持高度一致,说明了我的眼光见识。
关键我还贴钱。
等将来我去了你那,你记得多给我工资。
眼下曹操正在看的,是董昭来的第二封信。
曹操也觉得这货难找,稀缺性人才。
这封信却是董昭告诉曹操,如今大势已成,他不打算在外边飘了,想来曹营正式投效。
曹操看后欣然应允,在信下边写了个允字,意思董昭是他曹操的特招生,可以直接来曹营,高官厚禄不亏待,欢迎他早点过来。
曹操看信时,书房里寂静无声。
其他人都不敢说话。
戏志才品了品,便看出曹操不待见对面那一男一女。
戏志才进入书房前,听到曹操说皇帝的话,也是故意说给这两个人听,让他们去传话。
换句话说,这两人和皇帝有联系。
戏志才念头微动,已猜到了两人身份。
伏家的人。
皇帝刘协现年十三岁。
因为身份,登基时就有了婚配,贵妃是伏氏的女子,伏寿,未来会成为皇后。
其出身琅琊伏氏,祖籍徐州,陶谦的地盘。
伏姓是古姓氏,三皇伏羲氏传下来的一支。
伏氏,虞氏,包括其他古八大姓士族,表面看,不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那么出名。
但实际他们传承久远,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方式,韬光养晦,不显山不露水,潜在的影响力,并不比袁氏弱。
所谓隐姓世族,便是指他们。
单看伏氏能和皇帝通婚,在特殊的乱世变局中,成为皇后,便知道伏氏对皇权的助力很大。
曹操看完信,才再次瞩目面前二人:
“伏家的好意,我领了。我兖州的决定不会变,你们回去考虑考虑。”
伏家那个男的,笑容温和,闻言淡定起身告退。
但女子脸,却有些不悦和羞恼之色。
他们是代表皇权来和稀泥的,告诉曹操,皇帝,以及他们伏家的意思,为了让徐州百姓免于战火,想让曹操罢战,与徐州议和。
然后把陶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