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炮灰不下乡4(1 / 8)

杨红丽走后,苏曼尝了一筷子菜,清汤寡味的就跟没放盐似的。

趁着邻居胖婶儿往屋里送菜的功夫,苏曼往汤锅和菜锅里都放了一点儿灵泉水。

从空间小镇里拿出一小包工厂里加工的十三香,往放五香粉的罐头瓶里倒了一半。

掺和匀后,用小勺舀一点儿放菜锅里,翻炒两下,又加了些盐和味精。

现在做饭放的五香粉是自己买了花椒八角几味调料自己用小石磨磨的。味道不如她在空间小镇里加工的十三香。但在这个年代,已经是很奢侈了,不炒肉菜,杨红丽都舍不得放。

至于味精,模样看起来跟现代差不多。也不知道从哪一年刮起来的妖风,说味精致癌、猪油不健康。

还有一些也不知道是从哪冒出来的“砖家”,在那些所谓的养生节目里大放厥词,拼命地贬低国产品牌,为洋垃圾站台,

于是乎,老牌味精厂被打击的濒临倒闭,一种以味精为主要成分的复合调味品,走进了千家万户,没错,它就叫鸡精。

祖祖辈辈都吃的猪油成了健康杀手,人们谈猪肉色变,在各种铺天盖地的广告的误导下,以为植物油比动物油健康,吃起了洋品牌倾销到华夏的转基因大豆油。

直到后来的后来,研究证实,所谓的不健康都是那些洋品牌的营销手段。所谓的不健康,指的是长期、大量食用对身体健康会有影响。

谁家炒菜还能把味精当饭吃咋滴?这就跟某搬运工品牌造谣,什么喝水要喝天然水,喝纯净水会导致身体缺乏矿物质,用得全都是抛开剂量谈毒性流氓策略。

苏曼把炒好的菜装盘,又炒了小葱鸡蛋。没敢多放鸡蛋和油,怕杨红丽女士给她来个现场版的变脸。

加了灵泉水的菜和粥,不但闻着香,味道也老好吃了。苏曼把炒好的菜端到客厅,钢精锅下面是熬好的米粥,上层是二合面馒头。

城里不比农村,烧地锅,蒸馒头方便。苏曼家最大的钢精锅蒸馒头一回最多只能蒸十二个馒头,也就够一家人吃一天的。

她们家,包括左邻右舍,都是在职工食堂,中午吃饭时顺带着多买些馒头带回家来吃。

把锅里的馒头和粥都端到客厅后,苏曼敲门喊弟弟苏明、妹妹苏媛起床。

苏曼现在上高二,初中和高中现在都是两年制,这就意味着她必须要在一个月内找到工作,否则等到七月毕业就得下乡。

且不论原主的愿望就是不下乡,就算她不提,苏曼也没打算下乡。就她这不到一米六的小身板,地里农活是真干不了一点儿。

苏曼上辈子是南方小土豆,这辈子明明是北方姑娘,家里其他人个头都不低,就她,也不知道遗传基因在她身上出了什么问题,愣是以一己之力拉低了全家人的平均身高。

今年上五年级的小妹苏媛跟她差不多高,这真是一件一个悲伤的事情。

都说二十三猛一窜,她现在就希望自己二十三岁之前还能再窜一窜,哪怕长高一厘米她也不嫌弃呀。

对于工作她已经有眉目了。原主记忆里曾经有这么一件事情,她有个同学说起离她们家很近的国棉厂在这周,准确说就是今天,会有一场招工。

说是对外公开招工,其实参加的都是国棉厂领导的亲戚和子女。这场招工说不公平很不公平,因为知道这场招工的人非常少。

招工启事贴出来的时候,故意贴到了工厂墙上最不显眼的地方,拢共就贴了十来分钟就被揭掉了。

说公平是因为这次招的人数不多,就寥寥几人。领导们抬头不见低头见,招谁家孩子,不招谁家的都不合适。众人商议后决定来一场统一考试,一切凭成绩说话,谁考上就录取谁。

这个国棉厂很多人挤破头的想进去,不仅是因为工资福利好,还因为他们厂的家属楼,是大毛国援建的毛式楼房,每一户都有独立厕所和厨房。

苏曼打算报财务科,除了核对发放工资的那几天忙,其余时间清闲的天天看报纸喝茶。

她会打算盘,这要得益于小时候学了好几年的珠心算。她读小学时,有一段时间很流行学珠心算。

她爷爷奶奶信奉的是人家学啥,我孙女也要学啥,学了好几年。逢年过节还被爷爷奶奶要求给客人表演心算。

厂里的财务科工作比较简单,就是负责核算、发放工人工资,平时的空闲时间,她想学一些技能,艺多不压身,掌握的技能越多,以后的任务小世界的日子才能越好过。

一家人围坐在小饭桌上,双胞胎苏明和苏媛吃的头都不抬。

苏明一边吃还一边对苏曼说:“三姐,你炒的菜真好吃,以后在家你来炒菜吧,咱妈做的饭……”

“我做的饭,怎么了,往日里也没少见你吃,你三姐还在上学,哪有时间给你天天做饭、炒菜?你以为你是谁?都得像老妈子似的伺候你?曼曼,别搭理他,赶紧吃饭。”

苏曼笑笑,给苏建国和杨红丽各夹了一筷子小葱炒鸡蛋:“爸妈,别光吃土豆,尝尝我炒的小葱鸡蛋好吃不?”

苏建国和杨红丽心里暖暖的,知道小三儿是找理由让他们多吃点儿鸡蛋。

杨红丽也给苏曼夹了一筷子小葱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