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搜山捡海捉达素(1 / 3)

抗清 傲骨铁心 2119 字 2个月前

王五不是故作姿态,而是的确不想去汉阳参与夺权。

别说吴三桂这会没死,就是真死了,他也不会去。

表面上看他和老张联手大有优势,控制行营绝对没问题。

但这个优势是局部的,而非整体的优势。

战事导致吴军主力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将领手里,这些将领又无一例外都是追随吴三桂多年的老人,包括其子侄至亲,可以说这帮人才是吴周集团的精华所在,也是吴三桂敢于起兵的底气所在。

不管哪个王朝初创之始,“军头”于朝廷的影响力都远甚于文官。

汉阳行营的两个大学士来度和钱点的影响力,甚至连征讨十二将军排名最末的骁骑左右将军范齐韩、廖进中都不如。

吴三桂在,大学士们可以对将军们指手划脚,于朝堂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吴三桂不在,大学士、尚书、侍郎们连屁都放不出一個。

说白了,汉阳行营的内阁、六部随行百官实际没有多少权力。

有他们锦上添花,没他们照样干。

这就是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同。

老张眼里,有了百官和朝廷就有一切。

王五眼里,有兵有地盘才有一切,朝廷和百官不过是胜利者的附属品,而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如果王五现在放弃消灭达素率部赶往汉阳会同老张夺权,他能动用的兵马也就一万多人,老张那边了不起拼凑个两万多人,双方加一起不过四万人。

可这四万兵马连被夏国相掌握的北伐军主力都打不过,怎么可能凭此挟天子以令诸侯。

要知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前提是诸侯跟自己实力差不多。

“王张联军”只是几十万吴军的零头,这个实力差距显然不足以支持老张的野心,二人地盘又没有任何缓冲区,一旦与吴军的各大军头内讧,战火能直接烧到荆襄,老张八成跳江,王五这边更是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

因此,老张的提议看起来是很诱人,实则压根行不通。

吴三桂麾下那帮手握重兵的大将,怎么可能让俩个外人骑在他们头上发号施令!

用屁股想,也知道不可能。

与其回去“窃取”不可能到手的中央权威,甚至直接引发吴周集团的内讧,成为吴军各大将领眼中的“共敌”,不如坐山观虎斗。

谁在朝廷支持谁。

谁也不得罪。

汪士荣之所以劝王五同夏国相合作,实际就是在告诉王五他那位大连襟肯定比他这个小连襟更早一步到汉阳。

张长庚能第一时间通知王五,同样也会有其他官员第一时间向各自关系密切的将领通风报讯。

吴三桂中风时在场官员可是有很多人的,这个消息封锁不住。

说不定都有人将这个消息偷偷送到燕京了。

世上也没有傻子。

老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

而且汝宁到汉阳的路程可比新野到汉阳近的多。

吴军北伐的十万兵马有七万都在夏国相手中,王五真敢带兵去汉阳夺权,夏国相绝对不介意让小姨子守寡改嫁。

所以,不去才是最明智的。

王五不去出风头,自诩为大周仅次于皇帝之下第一人的夏国相,就不会把他这个小连襟视为一个潜在且极具威胁的竞争者,这对于王五的后续发展是有好处的。

夏国相为人心胸狭窄,眼光短浅,他不可能拥立二十多岁的小舅子吴应麟为帝,虽然这样做才最符合吴周利益,也最容易安定人心,但那样的话他这个大姐夫的权力肯定会被削弱。

多半老丈人吴三桂一蹬腿,甚至还没咽气前,夏国相就把襁褓中的内侄吴世璠给抱到龙椅上了。

无它,好控制。

眼下能够左右吴周朝廷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夏国相,一个是胡国柱。

都是王五的连襟。

胡国柱吃亏在还在昆明,就是插上翅膀也抢不过夏国相,其也不可能为了和夏国相争权让吴周内乱,最多利用岳母张皇后制衡这个向来和他不对付的大连襟。

所以,吴周朝廷未来就是女婿唱大戏。

那么作为小女婿,王五必须中立,这样才能从两个姐夫手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这些想法王五当然不会告诉章阿庆,但他相信对方的舅舅应该明白他的意图。

亲自写了封信交给章阿庆带给其舅舅,除了说明消灭达素集团重要性外,就是希望老张不要头脑发热自己来个“独走”,如果夏国相从前线回去,老张最好是配合对方。

如此,定北王依旧是定北王。

另外,让老张无论如何也要劝说夏国相不要从前线撤军,哪怕夏国相为了巩固权位腾不出手北伐,也要等消灭达素集团,占领洛阳、开封等重镇后再说。

这样,有大半个河南在手,吴军就算暂停攻势,于清廷而言也不过是苟延残喘。

章阿庆见五叔态度坚定,知道没法再劝,只得无奈回去,其走后王五请汪士荣给他写五封信,分别发给胡国柱、吴国贵、王屏藩、马宝、刘玄初。

五人是吴周集团的抗清主战派。

胡国柱、马宝都是国公,爵位跟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