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周公瑾仁川登陆(1 / 2)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1729 字 7个月前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曹操被刘备阵营的扩张速度所逼、不得不给马腾开出更好的条件,换取在西北的速战速决。

刘备阵营这边,当然也没闲着。早在二月初的时候,也就是夏侯渊刚刚被曹操派去长安的那个时间点,诸葛瑾关于后续阶段如何消化公孙家地盘的秘奏,也从蓟县兜兜转转送到了合肥,送到了刘备手上。

刘备得到这份奏报的时间,反而比曹操得知“赵云”已经回军蓟县,还要晚上那么几天——这当然不是因为曹操的情报工作做得好,纯粹是因为诸葛瑾原本就没想瞒着,刻意宣扬。另一方面,诸葛瑾往合肥送消息,还要绕路,距离又远,刘备比曹操晚几天才得到消息,也就不足为怪。

听说诸葛瑾送来奏报,刘备第一反应是好奇,连忙招来诸葛亮一起参详。

诸葛亮最近也比较忙,这两天才刚刚回到合肥。

新的一年,时值二月,正是春耕开始农忙的时候。诸葛亮正月里抽时间视察了一圈江东吴会三郡,部署了今年的林邑早稻种植工作。

今年是林邑稻在江东试种的第二年,去年因为只有几千石种子,连一个县的稻田都种不满,只能覆盖几个乡。

今年的种子规模,比去年扩大了几十倍。这里面既有本土第二代种子繁衍的功劳。也有过去一年里,步骘、陆议趁着凉快的季节,不断跑南海商路,从林邑国进货的功劳。

总而言之,今年的种植面积,总算能覆盖好几個县了。诸葛亮为了尽快让各地总结种植新稻的技术经验、积累人才储备,就特地考察了一下吴会三郡各县的气候水土条件,最后选出了好几个县散点试点。

在丹阳郡,选了秣陵县今南京全县,今年第一季改种林邑稻。在吴郡选了吴县苏州、钱唐杭州,在会稽郡选了山阴绍兴、句章宁波试点。

种子的规模并不足以让五个县全境的水田都种上林邑稻,部分县只能种一半面积。但多选几个县,也是为了尽快搜集数据,总结经验,更快摸清林邑稻能适应的气候环境。

比如林邑稻每到一个新的郡推广,就需要重新摸索最佳下种的时间,大约是哪天前后,气温水分需要达到什么条件,各项指标无法全部满足时,是否有妥协置换的余地,等等,这都是很复杂的。

你当然也可以指望种田的时候,在一个最好最优的环境下种,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

比如哪怕诸葛亮测出了种林邑稻全程不同时段各自该灌溉多少水,但实际上每个郡县的降水环境不同,有的地方就是做不到。

这时候就需要动脑子,比如育秧完成后、刚插秧到大田里的时候,是否需要调整时间和蓄水,诱导水稻根系快速发展,扎根更深。而一切改变都是有代价的,水稻根系更发达也意味着所需的生长空间,占用更多耕地面积,这些都要慢慢总结。

诸葛亮也是为了加快这个摸索的进度,才没允许今年仅仅在吴县周边继续原地扩张林邑稻。而是非要拉开距离,一下子在吴会三郡都挑个别县参加试点。

等明年种子规模再扩张十几倍,诸葛亮还会在豫章选取柴桑、南昌等县,以及荆州江夏郡的武昌县、长沙郡的长沙县,都纳入早稻试点范围。

……

闲言休絮,诸葛亮过去小半年的勤勤恳恳、劝农理政、整顿钱粮,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也没必要赘述。

天下争霸,本来就是有人干风光的活儿,有人当幕后英雄,术业有专攻,角色随时可能切换。

反正眼下诸葛亮的本职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刚刚回到合肥,就赶上大哥给主公送来秘奏,他当然也要帮帮场子,一起参详参详。

来到车骑将军府,刘备直接就把诸葛瑾的奏请摊开,请诸葛亮细看,还随和地点评:

“孤还奇怪,子瑜怎么会这么郑重其事,特地来请示对辽东的攻坚处置。孤明明已经全权托付于他,给他假节钺之权,一切可以自便了。原来是想放过公孙康,这事儿倒确实大,该大家一起议议。”

诸葛亮一边听主公简述,一边快速扫了一眼大哥的秘奏,也立刻抓住了重点。

确实,主公给大哥的授权是非常高的,基本上那些怎么治理幽州和渤海郡、在当地施展什么钱粮税赋政策,都可以自行决定,主公完全不过问。

过去半年,大哥在这些方面也确实做得非常好。渔阳边市榷场的组织,对草原诸部物资的调度统筹利用,都有如开挂一般,解决了幽州汉民原本面临的缺粮问题。

如今的幽州不用问冀州买粮,也能靠自身的粮食产量和买入的牛羊肉乳制品养活自己了。合肥这边的刘备阵营高层,谈起这事儿每每都觉得叹为观止,佩服得不行。

至于幽州那边,军事上打仗怎么打,战略战术层面,就更不可能请示合肥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刘备隔着两千里,怎么可能知道前线的瞬息万变,那是断断不能微操的。

但是唯独有一件事情,诸葛瑾如果要做出调整,那是必须请示的,也就是对其他诸侯的处置意见和敌我态度。

换言之,如果用现代语境类比一下,在紧急情况下,国防也是可以授权下面各级随机应变防御的,但外交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