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轻车熟路(2 / 3)

我的红楼生涯 千斤顶 2077 字 1个月前

挥他的只有新上任的辽东都督熊宗渊,除了他谁都没有资格给他下达命令。

锦州的将官们看着被贾瑜顶到墙角的祖大寿,所有人都不敢吭声。

他们可不是祖大粥这个愣头青,这种层次的交锋不是他们能参与的,没看到连祖大寿都被怼得哑口无言吗?

看着低头不语的祖大寿,贾瑜感到火候已经差不多了,从站在身后的一名亲兵手中拿过一杆宝剑高高举过头顶提高了嗓门道:

“祖将军,你是辽东的官,按说不归本侯管,但本侯奉旨驰援辽东,承蒙陛下厚爱,赐下尚方宝剑,紧急时刻可以节制辽东驻军。

虽然本侯不想以势压人,但还是希望祖将军和各位将军能够好好配合本侯,只要大家能将鞑子赶出辽东,战后本侯自当亲自向陛下为有功将士请功!”

看到贾瑜亮出了尚方宝剑,祖大寿等辽东诸将哪还敢站着,赶紧跪了下来齐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等恭请圣安!”

“圣恭安!”

贾瑜说完后,将宝剑放了下来,重新交给身后的亲兵,让众人起身。

感到立威已经差不多了,他这才对祖大寿道:“祖将军……此次本侯奉旨驰援辽东,念在锦州兵力不足,所以本侯也不要求你派兵和我们一起出发了。

现在本侯对你只有一个要求,立即为大军补充好粮草辎重,再派给我十名当地的向导,能做到吗?”

如果说双方刚碰面的时候,贾瑜就提出这个要求,祖大寿说不定还会找理由搪塞一下,可在见识到了贾瑜的强势后,他那点藏在心里的小九九早就没了踪影。

现在的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赶紧把这位爷送走,只要不在他的地盘上,啥都好说。

事实也证明,当将门集团认真起来时,效率要比户部的大老爷们快多了。

他们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将足够五万人吃半个月的粮草准备完毕。

而贾瑜也没有墨迹,只是在锦州城里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便率领大军踏上了路途……

…………

锦州城头上,站在城门口上祖大寿望着浩浩荡荡开拔的京营大军脸色格外复杂。

“大哥……”

身后传来了祖大粥的声音。

“那小子终于走了,咱们要不要……”

祖大寿转过头,看着自己弟弟脸上那怨毒的神色,轻哼了一声,“你啊……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是这般沉不住气,昨天若非那贾瑜不想多事,恐怕早就将你拿下治罪了。”

“这能怪我吗?”祖大粥忿忿道:“昨儿个的事大哥也看到了,那小子一来就鸡蛋里挑骨头,愣是要找你的麻烦,我若不出言顶撞,恐怕他就要骑到你头上拉屎了。”

祖大寿沉默了半晌,良久才道:“你派人通知那边,将贾瑜的行踪告诉他们,那些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好嘞!”

祖大粥听后变得兴奋起来,眼中露出狰狞之色,“贾瑜不是平日里被吹上天了吗,我倒要看看,他们遇到女真铁骑后还会不会像原来那么嘴硬。”

…………

今年的冬季来得格外的早,刚到十月份,天气便开始迅速变冷。

贾瑜从京城出发的时候,还是一副秋高气爽的季节,可在赶了大半月的路,进入辽东地界后天气便开始逐渐变冷,尤其是离开锦州后,便开始迅速降温。

当队伍离开锦州的第二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便降临到了这片土地上,一夜之间温度降了十多度,达到了零下五度。

不过好在出发前贾瑜早有准备,一声令下后,士卒们全都换上了厚实的冬装、棉靴,后勤辎重的队伍甚至还拿出了羊油分发给了士卒,让他们涂抹到脸上,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冻伤。

辽东梭子沟

雪落如麻,一队骑兵旋风似的从锦州方向奔来,他们在旷野中顶风跋涉,艰难行进,四野寂静,惟闻雪落沙沙之声。

天地萧索,大地一片纯白,一行顶着风雪,艰难的骑士从一条已经结了冰的河面上通过,看前方一片连绵山岭,这些人开始放缓了脚步。

到了山岭下,一行十几人停下来。

这些人里面穿着厚实的棉衣,外面罩着制作精良且厚实的铁甲,后背还有白色的披风,一眼望去全都是相貌粗豪,骑术精湛的汉子。

为首的一人年近四十,一脸的风霜,眼神犀利,戴了一顶看不出颜色的棉帽,帽檐垂下来护住了耳朵和脖子。

他骑在一匹褐色的战马上,两侧插着手铳,马背的得胜钩上插着一杆长枪,马鞍上还挂着一个硕大的万人敌,虽是天寒地冻,但他骑在马上的身子依然稳稳当当。

在他的旁边则是一名年龄比他稍微小点,身材消瘦的汉子。

他的个头虽然不高,但看起来也颇为精壮,除了腰间的手铳外,马鞍上还挂着一把铁锤,手上、脸上则是涂了一层厚厚的羊油,这使得他在风雪中也依然泰然自若。

寒风如刀,一行人的眉眼唇须边全都布满急了白花花的霜雪,身上毡帽斗篷尽堆积雪,看胯下战马躁动,不断打着响鼻,精瘦的汉子说道:“白队,兄弟们在风雪中赶了上百里路,全都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