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你这是要气死朕吗(2 / 3)

我的红楼生涯 千斤顶 2061 字 1个月前

巨大的打击。

想到这里,所有人都笑不出来了,就连和他因为新党、旧党而相互敌视的汪知节、简德三、杨继林、叶祚等人也沉默了下来。

将心比心,倘若换成他们,恐怕也会说出同样的话吧。

昌平帝纵然生性刻薄,此时此刻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轻叹了口气:“林爱卿,你可是在怪朕?”

林如海躬身道:“臣不敢,三思虽为老臣女婿,但他也是大夏的臣子,陛下钦封的定远侯兼京营节度使,至此危难之际,不论是为了朝廷还是百姓,他都有责任挺身而出。

只是臣毕竟也是要当外公的人了,女儿又临近分娩,臣只是想让三思出征的时候再无后顾之忧,尽可能的多点保障,此为臣的一点私心,还望陛下见谅!”

昌平帝怔怔的看着林如海那单薄的身躯和满头的白发,神情复杂而又感慨,最后长叹了一声:“罢了罢了……贾瑜……你来说吧,此番出征需要带多少兵马?

朕的底线是必须留下一营兵马拱卫京城,其他的兵马你尽可全部带走!”

众人听后尽皆大惊,汪知节不假思索道:“陛下……万万不可啊……一营兵马也不过万余人,怎能守得住偌大的京城,一旦有贼寇作乱或是外敌侵犯,京城危矣!”

“是啊陛下,京城如此之大,仅凭一营兵马如何守得过来,此事万万不可!”

就连穆蒔拜和王子腾也跪了下来:“陛下……京师乃是天下重中之重,万万不可懈怠,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昌平帝只是阴沉着脸默不作声,似乎是打定了主意。

贾瑜心里却如明镜般,昌平帝这番姿态作下来,还有谁敢说他不重视自己?

京营一共九营兵马,他只留下一营,剩下的八营兵马全都交给他带走,对亲儿子都没这么好吧?

可他身为臣子,真的能把八营兵马都带走吗?

恐怕消息刚传出去,自己就被御史清流弹劾成筛子吧?

不得不说,这招以退为进玩得实在太溜了。

贾瑜也跪了下来,恭声道:“臣也请陛下收回成命,臣还是那句话,此番出征只需带四营兵马足矣!”

昌平帝凝视着他,“贾爱卿,军中无戏言,你可知一旦因此而吃了败仗,会有何后果?”

“当然知道。”

贾瑜抬起头,坦然的和昌平帝对视着,“陛下,您还记得前岁潼关失守,眼看十万蒙古大军即将兵临神京城下,臣率奉旨率领刚成立不久的一万虎贲将士出征时跟您说的话吗?”

“朕当然记得,当时伱小子还是五城兵马司指挥使,。”

听到这里,昌平帝的眼神柔和了下来,似乎回忆起了当时的场景。

他轻声道:“当时朕问你,出征在即,还有何话要跟朕说,你回答:鞑虏来势汹汹,此战胜负难卜。

若臣能取胜,自当生还晋见陛下。倘若败了,臣自是战死在疆场,身膏野革。

他日我大军驱除鞑虏,陛下作为天子,倘若亲临臣与鞑虏血战之地祭祀将士英灵时,如有漫天尘土,那便是臣来见你了。

自从你走后,朕一连好几天都没睡好觉,直到后面捷报不断传来,朕这才敢相信,你居然打了大胜仗。”

贾瑜看着他,神情坚定的说:“今日陛下问臣,臣还是那句话。倘若战败,臣自是战死疆场,身膏野革,届时陛下如何处置微臣,还有必要知道么?”

昌平帝沉默良久,才怅然道:“是啊,看来倒是朕小心眼了,跟一位带着必死之心出征的大将说这种话,实在是不该啊。

罢了……既然你有此决心,朕焉能不成全你……汪爱卿!”

“老臣在!”被点到名字的汪知节赶紧站了出来,朝昌平帝躬身拜了下去。

昌平帝眯着眼睛看着他:“朕对你们内阁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务必要尽全力保障出征大军的粮草物资供应,倘若因为你们的缘故导致远征大军战败,朕认得你们,但朕手中的天子剑可不认得你们!”

汪知节被昌平帝突然冒出来的杀气给吓了一跳,跪在地上颤声道:“陛下放心,倘若有一丝差错,不用您处置,老臣便自己了断!”

汪知节可是清楚的记得,当时潼关之败,大半因素便是因为当时的内阁首辅谈卿云暗中动了手脚,导致物资器械未能及时运抵潼关,这才导致潼关失守,六万京营大军几乎损失殆尽。

这也导致了谈卿云被捉拿下狱,最后落得革职抄家的下场。

若非太上皇念在他是四朝元老而网开一面,恐怕早就人头落地,甚至被诛族了。

前车之鉴在此,汪知节又怎敢以身犯新?

最重要的是,有林如海、袁英德和景三和他们在内阁盯着,他汪知节就算想动手也没机会啊。

敲打完汪知节后,昌平帝转头对贾瑜道:“贾爱卿……朕知道你能征善战,两次出征更是将察哈尔部落打得服服帖帖,但女真鞑子可不比蒙古人,贼酋努尔哈赤更是一代人杰,所以你此番出征务必需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朕不求你立下多大的功劳,只要你能将后金兵马赶出辽东,恢复至战前状态,朕便算你大功一件。

朕可以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