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这是天子的试探?(2 / 3)

我的红楼生涯 千斤顶 2017 字 1个月前

唐朝27岁、宋朝30岁,清朝33岁,即便到了解放建国初期,我国的平均寿命也才35岁。

试问,在平均寿命只有30岁的时代,真要像后世那样二三十岁才结婚的话,整个民族恐怕早就灭绝了。

“好吧!”

贾瑜抬手看了一下腕表,已经是深夜十点了,他拍了拍晴雯挺翘的臀部,“好了,我还要再写一会,你先回去歇着吧。

急着,太晚熬夜对子嗣可是很不利的。”

原本晴雯还想留在这里陪他,一听到这里再也不敢逞强了,伸手给贾瑜重新倒了杯茶,轻声道:“爷,奴婢先回去歇着了,您也早些歇着吧。”

说着,收拾了下书桌上的东西,扭动着杨柳依依的腰肢,出了书房。

贾瑜重又执笔书写着,过了约莫有一刻钟。

书房外传来一道娇媚、婉转的声音:“夫君还没歇着吗?”贾瑜抬眼望去,只见玻璃屏风上投映着一个身姿窈窕纤美的女子身影。

凝眸望去,只见一袭蓝红相间衣裙,容色艳丽的元春款步而来。

贾瑜问道:“元春,这么晚了,没去歇着?”

今晚的元春上身穿一件蓝红相间颜色的小袄,下着粉白色襦裙,青丝绾起的发髻上,别着一根水晶珠花的簪子,耳垂上配着桃花耳坠。

当她走近时,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顿时扑鼻而来。

贾瑜转过身子看着她,含笑道:“有什么事吗?”

元春搬过一旁的绣墩,在贾瑜身旁坐了,轻笑道:“夫君,今日你当着众姐妹的面这么说链二嫂子,莫非是有什么深意吗?”

“果然是知夫莫若妻呢。”贾瑜笑着说了句,随即沉吟了一下才道,“如今的链二哥可不是原先在贾府碌碌无为的模样了,你觉得琏二嫂子若是再这般管着链二哥,会有什么后果?”

元春沉默了。

都说钱是男人的胆,但权又何尝不是呢?

随着贾琏的官越做越大,哪还能像原先那般忍让,倘若王熙凤还像原来那般肆无忌惮的对贾琏进行谩骂甚至管束,迟早会引起强烈的反噬。

最重要的是,王熙凤至今为止依然没有为贾琏生下一儿半女,这才是最要命的。

你不但不能为丈夫生孩子,还不让他找别的女人,你这不是要让贾琏绝后么?

看到元春不说话,贾瑜伸了懒腰:“反正我今天已经告诫过琏二嫂子了,倘若她不听的话,将来若是出了什么事,那就怨不得旁人了。”

“罢了,你也不要想太多,正所谓各人自有各人的缘法,链二哥和琏二嫂子他们日后究竟能走到哪一步,要看他们的造化,咱们除了在一旁敲敲边鼓,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

如今夜已经深了,咱们还是赶紧歇着吧。”

“嗯!”

元春柔顺的应了一声,贾瑜便搂着她的纤腰出了书房回房间歇息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虽然各衙门都封了衙,但作为大夏最高权力执行机构的内阁和军机处却不能停摆,故而贾瑜每隔一天还是得到军机处当班。

而在十二月二十八日,距离过年尚有两天时间,兵部右侍郎熊宗渊也离开了京城,前往辽东接替安再师成为辽东督师。

在熊宗渊离京之前,昌平帝还给他加封了兵部尚书衔、并赐了他尚方宝剑,四品以下的官员可以先斩后奏。

贾瑜作为军机大臣,也代表昌平帝去为他送行。

…………

大明宫,御书房

昌平帝此刻负手而立在一座舆图前,看着大夏边镇的舆图,凝思不语,目光注视着辽东所在。

此时的昌平帝有些心神不宁。

一位挂着兵部尚书衔的右侍郎出镇北疆,倘若仍难以抵挡建奴,又该如何?

此时的昌平帝想起了上个月军机处送上来的那份贾瑜提议的堪比“杀胡令”的折子,当时这份折子被下发到内阁时,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文官们纷纷指责贾瑜身为军机大臣,不但不能为君分忧,反而想出了这种荒唐的法子。

更有官员指出,倘若真能靠“杀胡令”来对付建奴的话,那还要辽东大军做什么,贾瑜此举分明是怠政的表现,理应受到严惩。

面对文官们的强烈反对,杀胡令也只有不了了之。

其实,昌平帝知道这道杀胡令不过是贾瑜扔出来的一块石头而已,他真正的目的其实还是想亲率大军出征辽东。

只可惜,这个想法注定是不能实现的,至少在太上皇还活着的时候不能实现。

“陛下,节度使贾大人正在外头求见陛下。”这时,一名内侍进来低声道。

昌平帝扭头看向了门口方向,冷硬面容上现出一抹笑意,道:“朕正要传召贾三思,让他进来吧。”

过了一会儿,一位身穿蟒服,头戴山字冠的少年,快步入得殿中。

“臣贾瑜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贾瑜立定身形,看着那站在山河舆图前的昌平帝,拜了下来。

“贾卿平身。”昌平帝唤了一声后随口问道:“熊宗渊走了?”

贾瑜答道:“熊大人已经上路,估摸着半个月后便能抵达辽东”

昌平帝点点头:“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