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惟有鲜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才能取得胜利(2 / 3)

我的红楼生涯 千斤顶 2072 字 2个月前

筷端了下去。

林如海又喝了一口茶,这才对贾瑜道:“三思……前日你的举动实在是太过冒险了。

梅花书院的学子可不是那么好惹的,大夏开国七十余载,还从未发生过朝廷命官当街殴打书院学子的事情发生。

兰仁宪和丁守道他们一定会拿这件事大做文章的,说不定弹劾你的折子此刻早已上路了。”

贾瑜淡淡一笑,“那些学子原本便是来找麻烦的,想要凭借好言好语劝走他们根本就是白日做梦。

对于那些人,动粗才是最有效,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林如海无奈道:“可你知不知道,你这么一打,整个江南的文人都会将你视为仇寇,尤其是扬州其他两家书院,也会对你同仇敌忾。”

“其实这些事小婿早已考虑到了。”

贾瑜缓缓道:“小婿踏足官场还不足两载,便已经被陛下封侯,所谓何来?

还不是因为陛下知道,小婿在朝中其实就是一个孤臣。

遍数朝中,文官集团跟小婿从来都不怎么对付,勋贵集团跟小婿也只有一些利益往来。

唯一跟小婿有关系除了荣国府之外便只有岳父您老人家了。

也正因为如此,陛下才会放心的将五城兵马司和虎贲营交给小婿。

这次陛下派小婿来扬州,说白了就是来替陛下干脏活的。

江南文风昌盛,盐商们抱团对抗朝廷政令,倘若没有一个手段狠辣的人下来,想要对付那些盐商几乎是白日做梦。

您说,倘若小婿不使出一些霹雳手段,陛下又如何会放心呢?”

“看来你都明白啊。”林如海有些意外的看了贾瑜一眼,又扫了眼周围,确定没人后这才长叹了口气。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三思你既然要走孤臣这条路,老夫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只盼你今后遇事能三思而后行。”

一旁的黛玉忍不住抓住了贾瑜的胳膊:“瑜大哥,你已经将那些文人都得罪了,今后你在朝中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倘若日后你又失去了陛下的喜爱和庇护,那可如何是好?”

贾瑜哈哈一笑,轻轻拍了拍黛玉柔嫩的手背安慰道:“玉儿你放心,你的夫君还没那么傻,不会一条道走到黑的。

倘若事情真到了不可谓的时候,咱们大不了抛掉在中原的家业,换个地方重新开始。”

“重新开始,可不在中原,咱们还能去哪啊。”黛玉不解的问。

贾瑜只是笑笑不语,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性,黛玉甚至林如海父女对于中原之外的地方都不大了解。

可从后世来的贾瑜却很清楚,这个世界大得很,即便中原呆不下去了,无论是东南亚还是弯弯、亦或是南洋都有大把的地方可以定居。

而且贾瑜一年多来也没有闲着,他早已派人开始秘密造船,甚至还在东南亚的某处开始圈地,只要察觉到不妙,他便会带上家人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大人,情况有些不对,就在两刻钟前,咱们府门口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聚集了,看样子有人又要闹事了。”

就在几个人谈论事情的时候,赵秋白匆匆赶来,向贾瑜报告了不好的消息。

“你看清了吗?都是些什么人?”林如海沉声问。

“据小人穿插,有书院的学生、商贾、百姓,甚至还有不少青皮无赖也混在其中。”

“怎么会这样,难道官府也不管管吗?”一旁梅姨气愤道。

黛玉拉住了梅姨这个生性善良的女人的手哭笑不得道:“我的好梅姨啊,你还不知道吗,官府的人早就和他们搅合到了一起,说不定这些人便是官府暗中授意的也说不定呢。”

贾瑜不动声色的站了起来:“岳父大人,您和梅姨、玉儿在此处歇着,小婿这就出去处理一下,稍后再回来。”

他刚站起来,林如海便悠悠道:“三思……你决定要见血了吗?”

贾瑜的身形顿了顿,“岳父大人,西夷人有句谚语,惟有鲜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才能取得胜利。

胜利也不是靠软弱和祈求就能得到的,今天小婿同样将这句话与您共勉。”

说完,他便头也不回的朝门外走去,就在他走到门口的时候,林如海的声音又在后面响起。

“倘若那些人调动了江南大营与你为难,你又该如何?”

贾瑜的脚步顿了顿,转头露出了一个不屑的笑容,“那正合吾意……因为小婿的虎贲营也已经抵达扬州,此刻就在城外十多里外待命。”

说完,他便头也不回的大步离开。

其实,当昌平帝命令贾瑜带着虎贲营下江南时他就明白了昌平帝的意思。

昌平帝让他带兵南下,摆明了就是要让他杀人的。

说白了,昌平帝就是要让他当一把刀……一把杀人的刀。

至于这把刀杀了人之后会有什么下场……不好意思,这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当贾瑜大步走到门口时,看到了比起前天更多的人群。

最中间的是上百名学子,之所以一眼认出来是因为他们全都穿着只有学子才能穿的青色长衫和儒巾。

在这些学子的后面则是许多百姓以及商贾,甚至还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