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养猪致富路15(3 / 3)

,到了十二月时,两人养的猪已经到了一百五十斤沉。

到了十二月十号,村里的知青们全都去了市里的考点考试。

又过了不久,高考成绩放榜,张爱丽和刘爱国两人全都考中了,两人准备回城念大学,现在已经正在准备购买回城的车票 。

唯有刘含珠一人落榜后落寞不已。

三人一起来看望郁锦音感慨,张爱丽说:“锦锦,听说明年还能再考。”

刘爱国也说:“是啊,含珠你别难过了,现在不是说了嘛,可以年年考,不着急的。”

郁锦音也道:“考试的确是个出路,但也不是唯一的出处。实在不行你们来跟我养猪。”

三人齐齐摇头,尤其是刘含珠说:“锦锦,养猪挣钱吗?我看你养猪都把自己养瘦了。”

肯定挣钱啊,郁锦音拿过来一张草纸,用铅笔给她们算账:“你们看我第一年成本是最高的,要买各种草料,但是计算下来,一年到头最多买二十块钱的料。你们知道一头一百三十多斤的猪能卖多少钱吗?”

“六十多?”

郁锦音笑:“对。”

“如果养的猪更重,达到特级猪,一百六十斤那价格就是七十多。如果一年出栏十头,就是七百二十块钱。建个猪场一年收入一万不是问题。”

众人听得直摇头:“猪长这么大,吃的也多,我看,养一头两头就算了,锦锦你可别再往这里面投钱了。”

“前期投钱多,但是当送给食品站任务猪后,百姓也有奖励,国家会奖励四十斤米糠,这就省了好多钱,还会奖励布票,布票又可以兑换成米糠。每天捡的猪粪送到生产大队里,大队上也会给米糠奖励,送的猪粪越多,奖励也就越多。至少是帮助我们减轻了一部分成本。”做生意吗,就是要精打细算,你不能嫌弃国家给的少,就不做了。

毕竟养猪真得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

女知青们聊完就走了,谁也没有把郁锦音的话放在心里。

到了年关时,郁锦音家里的猪已经长到了二百斤沉,在最后年关半个月时,这只猪突飞猛长,变成了二百三十斤。

其实后世的猪,在用饲料分阶段调整饲料配方进行精养后,猪六个月就就可以二百五十斤左右,就算一般的品种也会长到二百多斤。

郁锦音这两头猪不算是多好的品种,但是它们吃的多,长得也就快。

这一次,郁锦音家里的猪出栏时,请了左邻右舍十几个邻居,才合力把一头猪翻身然后绑在一根棍子上。

就这还花了足足一上午的时间。

猪的嚎叫声响破长空。

而村民们都看得眼热。

“我长这么大就没有见过这么肥的猪。陈锦锦同志啊,你们是怎么喂的啊?”

于是郁锦音就介绍了:“买了牛骨头、蚕蛹、鱼骨,贝壳,磨成粉末,制作成精细的配方饲料,然后再加上各种猪草,煮熟喂给它们。”

“啊?牛骨头?我的老天爷,我自己都舍不得吃牛骨头,还要给一头猪买牛骨头吃?那我自己岂不是要饿死了?”

“我说陈锦锦同志,你们这样养猪的成本太高了,俺们老老百姓是真得承受不起。”

一群村民热热闹闹的跟着拖拉机一直目送到村口,到了大队长家附近停下,大队长和韩书记也上来了:“走,我们跟着一起去食品站。”

“今年你们家养的猪一定是猪王。”

到了食品站,郁锦音这头猪引来了很多百姓观望。

杀猪的人都懵了:“这么大的猪,这要杀多久。你们小心点抬下来吧。”

“快去叫站长——”

猪知道别人要杀自己,所以用最大的力气挣扎,一下子挣脱了绳索,等人们再把它们抓住时,已经过去了半天时间,

周围的百姓都赶过来看热闹。

“这头猪能多少钱?二百块?”

“怎么可能?一百多块吧?”

“听说有二百三十多斤沉,你们照着四毛五一斤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