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影后的航天人生23(3 / 4)

仅是一个飞行中心控制大厅,就有五百平方米大,相当于一个五百平的办公场所安装在宇宙飞船上。

飞行中心的控制大厅已经组装完毕,像是巨大的集装箱一样停放在空阔的场地上。

其他部门组织安装的人员坐在飞机上指挥各自的部门。

而郁锦音则在地面总监台通过观看大屏幕监督各部门的协调。

郁锦音看着大屏幕,在这片空旷的试验场地上,正停放着一个巨大的蓝黑色底座——它就是宇宙飞船星系1号的底座。

飞行中心控制大厅、几千米高的核动力发动组以及备用组、几百平方米的各种生物试验舱、三十层高的休眠大楼、餐厅、环境安全系统、防御系统......全都会安装在底座上,像是叠加乐高一样紧密组装起来。

甚至连这座宇宙飞船上的舷窗都是新研制的最先进的数字控制式舷窗,光是准备组装宇宙舷窗的工人就多达三千名!

很多像是飞行控制中心大厅这样的“零件”都已经组建好了。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各个部件之间门的接口,也叫作“密封舱”接入是否良好。

如果有任何差错,那么在航行过程中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好在当时的图纸,所有人员都是按照郁锦音的要求,每一个材料都精确到小数点最后一个数字。

“十组部件太沉了,飞机拉不起来——再调动机架重力型飞机去拉。”这些组件,随便一个就是成百上千吨重,一定要磁举器才能举到空中。

“反向磁推举器还没来吗?”十组的主任着急了。

“咱们组的磁举器坏了,需要等别的组用完咱们再借用一下......”

“那不行,十组安不上去,后面的组怎么安?拖到天黑,浪费的能量就太多了,底座不能为了咱们组就一直在那开机耗着啊!!”

“叫人去维修一下——”

郁锦音看着屏幕上的人在忙碌,她吩咐手下的助理,亲自打电话给十组的主任,告诉他们磁举器失灵可能是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然后让它们赶快派工人去修。

其实浪费点能量并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但是做科研就是这样,你能做到一百分,就绝对不能做到九十九就不管了,那么剩下的百分之一的缺陷就很可能会葬送所有人的性命。

因此在这个行业里,每一个人都必须完美的完成工作任务,所有人的神经都紧张的绷着。

十组的密封舱终于和九组对接上了。

接下来是十一组、十二组、十三组......

两万多个组件,从大到小,从实物组件,到数字系统接入,一个个去尝试开机检测。

这期间门一组一组的“功能楼”往上摞,新闻也开始播报这件事——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星系1号今日起开始组建......”与此同时这条直播被刷上了热搜。

好多人在视频里等着看现场直播。

一开始是主持人介绍星系1号的尺寸,可以容纳多少人,总重量有多少,部件需要安装多久......详细的介绍就不知道要花多久的时间门。

评论里有在工厂附近居住的人忍不住了:“太复杂了,但是我家楼高,我来给大家上个图——”

这条评论火了。

网民们只看见朦胧的天际,一个巨大的建筑高耸入云。有多高?多大?如果你看过从伴月上瞭望海蓝星的照片,就能体会到渺小的人类看到巨大的物体时心里所承受到的冲击有多大。

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怪物蛰伏在地面,耸入云天。

“我天,这不是我在做梦?”

“这是啥?新型大楼吗?”

“宇宙飞船长成这个样子?说实话我有点失望,它除了大、高,有哪一点看起来像是宇宙飞船的样子?”

“楼上真是干啥啥不行喷人第一名,它看起来不像宇宙飞船你像行了吧?”

“怎么就不像了?你们看看那些‘舷窗’,这一看就是高科技产物吧?还有那些密封舱,一看就是太空飞船的结构啊。”

“我没有看到装能量的地方在哪里——”

就在这时,电视台直播了现场。

评论里顿时换了一种声音。

“天啊,那些东西都被托着飞起来了?这是什么黑科技?”

“真得好大,仰望.jpg,飞机在它面前小的像是蚊子一样啊我去——”

“这么一看我忽然理解了,这就相当于把整个市区的楼房盖高,组合起来。然后把它送上太空......”

“厉害!”

“加油!!!”

“加油——”

镜头中有一刻画面停留在郁锦音的身上。

“各位小组请注意,宇宙飞船底座安装程序启动,各部门请再次检查36725个零件的组位是否正确。”

命令一经下达,整个科研部门几万工程人员快速行动了起来。

宇宙飞船的底座上面有两个最重要的装置,一个是系统总控,它将以数字计算的方式协调整个宇宙飞船的系统控制,一个是宇宙飞船发动机接口,发动机贯穿宇宙飞船内部,伫立在底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