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永乐大阅兵(3 / 4)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3020 字 2个月前

、老挝等国及宣慰司使臣听到,唏嘘不已。

八百大甸好歹也是中南半岛的一个强国,虽然不及安南,但也算强国守门员,结果不到半年时间就被沐春从昆明跨越一千四百多里给生擒了。

如果没有这一千四百多里崎岖道路,恐怕披耶三纺更连十天都顶不住就要被俘虏了。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朱棣的话还没说完,当着诸国使臣的面他直接开口道:“降八百大甸由宣慰司为府,宣慰使刀招散降为土知府!”

朱棣一句话,八百大甸就成为了大明的直属属地,这也代表清迈王国灭亡。

不过朱棣倒没有赶尽杀绝,反而给了披耶三纺更一个土知府的官职。

尽管大家都知道从此以后披耶三纺更再没有了实权,但对于披耶三纺更来说,能留下自己一条性命,还能拿点俸禄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他不断磕头感激朱棣,可朱棣却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陈祖义。

此刻的陈祖义没有了南洋海盗王的高傲,低垂着头,就好像一只待宰的家禽。

“叛陈祖义,斩首示众!”

对陈祖义,朱棣没有留情,而是要用来威慑诸国。

陈祖义也知道自己的下场,支支吾吾说着什么,却发不出半点言语,只因他的的舌头已经被纪纲割掉,避免他在这样的日子闹出什么笑话。

他如死狗被按下,旁边早早等候的刽子手手起刀落。

霎时间,斗大头颅飞起落下,鲜血喷了披耶三纺更一身,把他吓得瘫软在了地上。

这样血腥的一幕不仅让他瘫软在地,就连诸国使臣都纷纷侧目,更有甚者差点吐出来。

好在陈祖义的尸体很快被人带走,场地也被人清扫干净。

不多时,朱棣返回了椅子上坐下,诸国使臣也纷纷难受的坐下。

在接下来的大阅兵中,明军展示了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车营御敌等项目,其中最令人动容的,还是明军的火炮攻城。

火炮攻城的目标是处理在麒麟门前修建起来的数道城墙,分别由混凝土构建,厚七尺,高两丈,长三丈。

在不到三百步的距离下,这数道城墙被沉重的十门岸防炮和二十五门舰炮连续炮击六轮后变成了一堆废墟。

那几道城墙,诸国使臣来时都见到过,更有甚者还上去触摸过。

现在他们眼睁睁看着这些城墙被击穿,心情不言而喻。

明军用火炮告诉了诸国使臣,未来的道路是怎样的道路,以及明军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灭亡一国的原因。

“陛下,这样堂而皇之的将火炮展示出来会不会不太好?”

殿阁大学士解缙作揖行礼,不过朱棣却捋了捋胡子淡然道:“自古以来,俺从未听说有什么东西能私藏一辈子的。”

“朝廷为诸国建造海船,海船上就有洪武铁炮,虽然威力不如本朝火炮,但也是一条路子。”

朱棣并不认为火炮技术大明能藏一辈子,毕竟蒙古人早早就已经开始用火器去攻打诸国了,况且自家老二也说过,西边的国家也在研究火炮,只是不如大明进步神速罢了。

“东西藏着只会落伍,只有百花齐放才能进步。”

相比较朱棣的话,朱高煦就更为宽松了。

他很清楚明朝火器为什么在中后期落后于世界,说到底就是对手实力不行。

欧洲战场战争频繁,各国更为先进的火器出现后,其它国家就会争先效仿,算是变相促进了火器进步。

反观大明,打北边蒙古人用的最多的是几十斤上百斤的虎蹲炮,打南边则是普通的铁炮就足够,正因如此火器一直没有进步。

反倒是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相继入侵让大明看到了西方的火炮,立马进行仿制。

前者的弗朗机还好说,虽然已经到了中晚期,但明朝依旧还有财政进行火器迭代。

然而到了末期的红夷大炮,即便明朝有技术进行仿制,却也困于财政不足而无法大批量装备军队。

正如松锦之战一样,明军虽然有数百门火炮,然而大多都是小炮。

清军火炮虽然少,但都是大炮。

正因如此,在两军火炮对轰时,明军居然无法保持火力优势,反倒被清军打死不少将领。

朱高煦自认为大明的财政制度经过自己的改革,已经不太依赖君王的能力了,即便出现个别万历这样的懒政皇帝,也丝毫动摇不了财政制度。

只要财政不出问题,加上火器可以正常迭代,那大明兴许能比历史上还多活一段时间。

当然,如果中间出现什么岔子,那就是朱高煦管不了的了。

“既然陛下与殿下这么说,那臣无话可说。”

解缙皱眉退下,不过他那话里的味道还挺重,朱棣都忍不住皱了皱眉。

如果不是考虑到今日比较重要,兴许他已经开始呵斥解缙了。

这样的一幕被朱高煦看在眼里,虽然他知道解缙有狂的资本,但他的那点资本在天家看来,并不存在无法取代的可能。

“且让你再骄狂两年……”

朱高煦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并随着时间推移而起身。

时至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