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风起云涌(3 / 4)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3164 字 2个月前

是房昭。”

“这个人俺知道,不足为惧,俺们可以趁着他们出关时与他们正面决战,只要剿灭了他们,便能拿下居庸关,进一步将怀来的储备仓拿下!”

他话音落下,便回头对那塘骑道:“让老大接见那几个百姓,给他们发十贯钱,再发一匹骡子和一车粮食给他们。”

“是!”塘骑应下,随后转身离开了制作军粮的营地。

朱棣已经开始准备,而历经三日的朱允炆也在同一天先后接到了来自北平与辽东的急报。

“北平、永平二府除了蓟州有抵抗,其它人一箭未发便投降了”

“还有辽东,吴高不是被那群武官称名将吗?怎么连三万卫都守不住,白白将数万石粮食交给了朱高煦!!”

紫禁城武英殿内,朱允炆难得失态,可这样的情况换谁都无法镇定。

一个月前还信誓旦旦对自己说削燕必然成功的群臣,眼下纷纷低着头,只有郁新好像事不关己的站在原地。

朱允炆看着他十分扎眼,但他也知道郁新督管户部的才干无可替代,因此只能忽视他。

“陛下,北平削藩失败全因张信投敌,至于辽东削藩失败和三万卫被夺,则是在奏疏之中写的清楚明白。”

齐泰虽然知道削藩失败的真正原因,可他还是在为朱允炆找补,并且谏言道:

“那渤海庶人在高皇帝时期便私下囤积马匹,因此行军速度远超我军,吴高虽然已经有了防备,可丢失三万卫是必然的事情。”

“也因他早有防备,这才没有让数万大军被困关外,三万卫粮食也没有预期丢失的那么多。”

“眼下只要他按照奏疏上所说一样,在铁岭死守一个月,那渤海庶人终究逃不过兵败身俘。”

“若说唯一要关心的,应该是盘踞北平的燕庶人。”

齐泰整理了思绪,见朱允炆也将目光放到自己身上,他继续道:“燕庶人麾下兵马应该已经不少于四万,除去驻守各城的兵马,可调动之数不少于两万。”

“眼下,房昭等人已经聚兵居庸关,两部人马三万五千余人,加上开平五卫还未南调的兵力,应该可以凑足五万人。”

“有房昭他们在居庸关一带,足以牵制朱棣两万兵马。”

“月前,陛下已经调长兴侯前往开平,都督徐凯前往河间。”

“眼下开封聚集山西、陕西、山东、湖广和直隶等十三万大军,都督徐凯也率领五千骑兵在河间府驻守。”

“只要陛下下发旨意,待粮草备齐大军北上,燕庶人即日可平。”

“此贼父子二人,拥兵不过五六万,如何能抵挡朝廷近二十万大军。”

齐泰的谋划很不错,原本士气低落的群臣们也纷纷提振了士气。

见状,朱允炆稍微恢复平静,沉着下旨:“传旨,着长兴侯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都督宁忠为副将军,必要在入冬前率师分兵并进北伐,平定燕庶人叛乱。”

“陛下……”朱允炆才说完,一直没开口的郁新却开口了。

群臣将目光投向了他,而郁新则是作揖道:“半月前,刀干孟降而复叛,云南都司粮草已然不济,须得从广西、湖广、四川等都司调拨粮草,请陛下准允。”

“又来了……”听着这些烦人的糟心事,此前还是皇太孙的朱允炆在处理时还能平静对待,可当他坐上了皇帝大位,再回过头来看这些叛乱奏疏的时候,他只觉得无比烦心。

自己才即位一年,便是西南土司叛乱,北边朱棣父子作乱,地方之上还有不少蛮夷鞑官造反,也不知道当初皇爷爷是如何镇定面对这种局面的。

“准了!”朱允炆拂袖应下,齐泰也报来了一个好消息。

“陛下,总兵官宋晟传来消息,月前胡人王庭动乱,鞑靼大汗额勒伯克被瓦剌王乌格齐哈什哈所杀,胡人动乱,无力南下。”

“好!”听到这则好消息,朱允炆总算被提振了心情,开始有条不紊的下令。

“着令魏国公速速平叛,此外再令吴高死守铁岭,勿让渤海庶人越过铁岭一步。”

“陛下圣明……”

见朱允炆这模样,群臣纷纷唱礼,只是在他们唱礼喝彩的时候,朱高煦也带着他麾下四万兵马抵达了三万卫。

旌旗招展,在风中猎猎作响。

四万余渤海大军抵达三万卫城外扎营,随军南下的那一千多辽东官兵总算回到了辽东,他们的家人大部分都在三万卫,因此来到这里,确认了家人无碍后,他们便连忙回营表示投效。

加上他们与三万卫原来的守军,朱高煦的靖难大军已经达到了四万三千之巨。

“殿下,幸不辱使命!”

三万卫指挥使衙门内,当刘昭将代表三万卫的《黄册与《粮册交出时,朱高煦也没有食言,当即开口:“今日起,你便是三万卫的指挥使,与你南下之人,与你大开方便之门者,皆按我承诺的拔擢!”

“谢殿下恩!!”

刘昭身后许多朱高煦熟悉的面孔纷纷作揖,显然这才刘昭能顺利拿下三万卫,少不了他们的助力。

“三万卫内三千兵卒与之前北上的那一千多兵卒尽数交给你们统辖,官职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