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华丽与美味(求月票)(1 / 3)

冯正明这样一道菜出来,让现场围观的人群发出一片惊呼声。

几位老师傅相视一眼,也都是露出了欣慰笑容来。

眼前冯正明的这道菜,不光是能够确定他成为这次鲁菜代表厨师去参加全国大赛了。

甚至这样一道菜,即便是拿去全国大赛的现场,也一定能够获得相应的认可。

这道菜的整体创意上,真的是完美体现了“守正创新”四个字。

冯正明把非常经典的两道传统鲁菜。

用这样一种方式结合在一起。

并且以自己的方式成功的做出了一个完美新菜。

无论是从色香味器型的角度,还是从展示鲁菜技法的角度上。

这道菜真的已经是堪称完美的一道菜。

尤其是冯正明最后虾油清汤勾芡淋入,再搭配上葱烧海参的汁一起,真是让这道菜突出一个经典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在冯正明这边完成了这道菜同时。

旁边崔老师傅的徒弟也完成了他的一道菜。

和冯正明的做法很相似,但对方用的是更大的乌参。

所以他做出的菜也是乌龙菜。

名为乌龙登云。

做法上也是在大乌参总瓤入馅料,用蛋清抽出蛋白糊蒸熟后摆在盘子里当云朵造型。

然后再雕刻一颗一颗的胡萝卜和莴笋空心球摆在周围。

甚至崔老师傅的徒弟,还专门雕刻了龙头和龙尾进行了点缀。

现场很多人也都被崔老师傅徒弟的这道乌龙登云所惊艳。

当然对他这道菜更多的惊艳,实际上来自于盘中他亲手雕刻的龙头和龙尾,还有那些点缀用的胡萝卜和莴笋空心球。

光是从摆盘上来说,崔老师傅徒弟的这道菜,可以算是现场最佳了。

只不过在老师傅们看来,他们会更加欣赏冯正明的乌龙戏珠。

因为冯正明并没有单纯想着摆盘上炫技。

他是把两种经典鲁菜很好结合起来,创出了这样一道菜。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他没有追求摆盘上的极致华丽。

反倒是让冯正明的这道菜,是可以在大酒楼里轻易复刻出来的菜。

相比较而言,可能崔老师傅徒弟的乌龙登云,如果是在大酒楼里复刻出来,恐怕效果是不如冯正明的这道菜。

这倒不是说崔老师傅徒弟的乌龙登云会更难复刻出来。

做法上来说,如果不加入雕刻的龙头和龙尾,崔老师傅徒弟的菜会更加简单。

可是做法上简单,不表示在大酒楼里复刻出来的效果就好。

因为崔老师傅徒弟用的大乌参。

在复刻的时候,如果依旧是用大乌参去做,可能一整条的乌参上桌,会让客人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而且蛋白糊做的云,和胡萝卜、莴笋雕出的空心小球,完全是搭配上好看,吃的时候并不会给菜增添多少味觉体验。

所以可能同样是在酒楼里复刻两道菜。

客人也会偏向于点冯正明的乌龙戏珠。

老师傅们想到这些,突然大家都意识到,冯正明创新的这才,他不是为了比赛独创。

他竟然是为了能够在酒楼里做,所以才会创新出这些菜的。

或许不如雕刻有龙头、龙尾的乌龙登云那样华丽。

可冯正明的乌龙戏珠在大酒楼里复刻,肯定会受到很多顾客的喜欢。

不过,现在并不是考虑酒楼里顾客的反应。

毕竟这还是一场比赛。

所以当其他厨师陆续都做完。

在评判冯正明和崔老师傅徒弟的这两道菜的时候。

现场评委们还是给了崔老师傅徒弟更高分。

崔老师傅的这位徒弟名叫“林柏升”。

他这一次也是专程为了能够代表鲁菜参加全国大赛,从外地赶回了泉城来参加这次选拔赛。

第一场比赛中,他的表现也算是中规中矩。

并没有任何的问题,每道菜的完成度也非常好。

在这第二场比赛前,林柏升心底就已经暗暗决定,一定要好好表现。

因为这一趟回到泉城后,林柏升发现在泉城被大家谈论最多的,不是聚丰德、泰丰楼和聚宾园这些大酒楼,也不是大酒楼里的大师傅们。

反倒是冯正明这样一个以前不怎么出名的年轻厨师。

林柏升也曾经去冯家干饭铺和汇泉楼都吃过。

在吃了两家店的手艺后,林柏升曾经对崔老师傅说过。

他觉得,冯正明的手艺并不算是多么出彩。

确实基本功很扎实,而且也懂得运用一些外地的调味料。

但林柏升觉得冯正明太过年轻了,很多东西并不算是掌握的很好。

尤其是在林柏升看来,冯家干饭铺那最多也就是个不入流的小吃铺子,根本不值得获得泉城那么多人的称赞。

他倒是肯定了冯正明对汇泉楼的装修,还有冯正明汇泉楼菜品的摆盘。

林柏升觉得装修非常时尚,菜品的摆盘上也是很精细了。

可是林柏升依旧觉得,冯正明没有放下传统鲁菜的一些东西。

在林柏升看来,如果他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