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李邺的意料,尚结赞并没有上当,没有放弃城池出来和自己决战,而是继续死守城池。 大将荔非守瑜小声道:“节度使,或许尚结赞接到了小勃律的鹰信,知道我们军队人数。” 李邺摇摇头,这种可能性不大,他已派人搜查过小勃律,并没有养鹰的迹象,倒有可能是小勃律主将事先派人赶来禀报了。 既然不肯出战也无妨,李邺立刻派人回去将全体军队召集过来,大军在距离王城三里外扎下了大营。 现在已经是五月份,大勃律也完全进入春天,气候温暖,唐军斥候很快在二十几里外的山脚下发现了大片松林。 李邺当即派三千军队去砍伐树木,傍晚时分,军队回来了,用骆驼拖回来数百棵百年大松树。 这里的松树长得又高又直,非常适合用来制作大型攻城梯。 唐军携带了大量制作攻城梯的材料,用皮带和绳索将数十根粗壮的木头捆扎起来,又用大铁钉子固定,再钉上一根根木档,前面装两个大铁钩子,一座五丈高的巨大排梯算是做成了。 这种排梯看是很粗糙,但非常简单实用,它就像一座座桥直接搭在城头上,士兵扛着它奔跑,可以抵挡箭矢,它就像一面巨大的盾牌,如果有护城河,可以直接架上河上,梯子非常沉重,城头守军很难将它掀翻。 梯子很宽阔,攻城士兵可以在上面奔跑,不容易被砸下梯子。 唯一的不足,就是数量不会太多,对树木要求较高,但在大勃律这里却不成问题。 大勃律的城墙高度只有三丈不到,但李邺却要求排梯的长度为五丈,比从前排梯的四丈长度加了一丈,梯子虽然变长,但坡度却变缓。 别小看这短短的一丈,它能大大降低滚木礌石的冲击力,士兵用重盾就能抵挡住,这也是一次次攻城的经验积累。 一夜之间,唐军扎下了十架攻城排梯。 入夜,尚结赞站在城头上注视着不远处的唐军大营,唐军大营扎在东面,意图很明显,就是拦截为了他们东撤。 大营一角灯火通明,无数人影晃动,这显然是唐军在打造攻城武器。 尚结赞的目光里很紧张,他也没有想到唐军竟然会有三万大军,而自己只有七千人,这一战恐怕凶多吉少,除非是唐军出现巨大失误,但从目前的部署来,唐军主将布置得滴水不漏,数百名唐军斥候在城池四周严密监视着吐蕃军的一举一动,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会被他们发现,想夜间偷袭唐军,几乎是不可能,只会遭到惨败。 尚结赞心中暗暗后悔,早知如此,他就放弃大勃律,率领大军撤回吐蕃,虽然大勃律保不住,但至少七千军队保住了。 七千吐蕃军啊!现在吐蕃人口锐减,年轻男子几乎全部从军,一年年消耗下来,至少有二三十万人阵亡,这对只有两百万人的吐蕃而言,实在是无法承受的损失。 现在的七千军队是那么珍贵,若这七千军队全军覆灭,加上小勃律的损失,整个吐蕃恐怕也只剩下几万军队了,哪里还有兵力西进? 尚结赞心中着实懊悔,自己的一念之差,恐怕会导致七千军队全军覆灭。 大将桑杰看出主帅的担忧,低声道:“不如趁夜色掩护,我们撤军吧!” 尚结赞摇摇头,“夜色对我们是陷阱,唐军希望我们夜晚撤军,我们会在黑夜中全军覆灭。” 吐蕃士兵出了名的不擅长夜战,患夜盲者的士兵比例相当高,几乎达到一半,让吐蕃士兵夜晚突围,只要被唐军包围,那肯定是全军覆灭的结果。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吐蕃士兵不擅长骑射,虽然大部分士兵都有战马,但那只是代步,到了战场上,都会下马结队而战。 夜里突围,被唐军拦截,那是战还是不战?战的话就得下马,马匹怎么办?不战逃跑,一样会被唐军骑射杀死。 尚结赞很清楚,机会一去就不会再有了,他叹口气道:“传令全军好好休息,明天会是一场血战!” 天刚亮,唐军大营内‘咚!咚!咚!’的战鼓声敲响,与此同时,大勃律王城内也吹响了低沉的号角声。 一队队吐蕃士兵奔跑上城,七千士兵站满了城头。 大勃律国的人口很少,只有一万余人,大部分都住在城外,主要是因为这里长期驻扎数万吐蕃军,需要大勃律提供后勤供养,严重制约了大勃律的国力,没有足够的粮食,人口无法滋生,严重缺乏营养,很多孩子都长不到成年。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短短十几年时间,大勃律的人口从三万多锐减到现在的一万出头,从前的两千军队也随之消亡。 年轻男子都在城外种田,城内都是老弱妇孺,吐蕃军别说抓壮丁,就连提供后勤的年轻女人都找不到,只有一百多名给他们做饭的中年妇女。 唐军的营帐拆除了,三万唐军在东城和南城外列下了阵型。 李邺率一万五千军队进攻东城,李嗣业也率一万五千安西军进攻南城,这两面城墙都有城门。 李邺战剑一挥,喝令道:“重盾军掩护,投火!” 两千重盾士兵列阵向前,每两名重盾军士兵身后还跟着一名喷火手,就是两面盾牌防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