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的原因很简单。
大学考虑今天来的人多所以打开了很多平时都关着的偏门方便宾客出入停车。
那辆无人驾驶实验车辆不知道怎么就跟着其他车进来了,然后一路跑跑跑,跑到了操场上,把跑道当成了路,循环两圈之后。
程序里设定的多次原地转圈后,随机选择安全位置结束循环的原则。
它把巨大的白色幕布识别为无障碍物的空地,冲出了跑道,发生了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惨剧”。
可是董庆军却因此发现了一个大BUG:这个车前后左右有十几个摄像头,还有七八个雷达,竟然识别不了这么大面积的白色物体?!!
董庆军和IT部门把那个系统单独拆出来,识别各种大小的白色物体后发现:只要是很大,遮挡住周围的参照物,不仅仅是白色,浅灰色的,也识别不出来。
他们琢磨了一下:得出的结论是摄像头对色彩的敏感度不如人眼,区别不出来细微的差别。
而且所谓的颜色也是人类这种生物对某个波段内可见光的定义。
对于电脑而言只有波长区别,没有颜色种类。
自然界物体的颜色如果都是黑白色的,从白到黑可以分为0-255个等级。
大部分物体都是18级的浅灰色。
比如高速公路和灰色跑道,其灰度则更低,也就是说颜色更浅,物体的特征就更不明显。
刚好从无人驾驶车辆那个方向看,那天幕布把其他东西都挡掉了,只剩下两边的跑道。
对于无人驾驶视觉方案来说,静态灰色跑道对识别静态的巨大白色幕布产生了很大的干扰。
无人驾驶车默认那是一片无人平面区域,就直接加速冲过去了。
李文军很重视这个问题,要求董庆军在没解决这个问题之前,不准让车再到马路上来试用。改进后,必须先在试车场多次识别白色或者浅色的大面积物体无故障再说。
因为不解决这个BUG,以后到了真正应用阶段,就是识别不出大货车尾部。
一遇见大货车就追尾,谁还敢买?
-----
苏珊来的那天,李文军勒令董庆军把无人汽车关在车库里,连试车场都不准去。
大家都说,李文军是怕无人汽车又闹什么幺蛾子,毕竟按照常规程序,李文军是要带着外宾在“文军新城”里兜一圈的。
董庆军在家里丢人也就算了,总不能放任他在外宾面前丢人。
董庆军却很得意:“这表明我们的是高科技,李董怕被人家偷看到了我们的技术,才这么紧张。”
大家都翻白眼:呵呵,你开心就好。
李文军叫了杨守拙他们三个来旁听。
苏珊也带了四个人。据她介绍说,这四个人分别是她的秘书,科特家族的职业经理和两位技术人员。
其实苏珊提前半个月就把要谈的框架发过来了,李文军跟杨守拙他们也研究过了。
总结一句,就是苏珊想跟李文军在中国开设纺织厂和制药厂。
“文军实业”的纺织厂生产的面料在国内还算顶尖,拿到国际上去就不算什么了。
高端制药更是“文军实业”的空白,所以怎么看都感觉苏珊在投其所好。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况且在杨守拙眼里,苏珊绝对属于敌人那一边的。
李文军这种老狐狸自然也很警惕。
所以,坐到会议桌边,他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请问科特女士为什么会想在这两个领域跟我们合作呢。”
私交归私交,关系自身企业利益的事情的时候,李文军自然不敢马虎。
苏珊说:“想必李先生很清楚现在纺织业使用的天然纤维材料主要有棉、麻、丝、毛等。这些材料都各有各的问题,比如棉花耗水量很大,不环保。丝绸又存在老化容易发黄。”
所以现在纺织业的发展方向有两个:研发新型天然纤维或者人工合成新型纤维。
苏珊说:“听说李先生最近在研发竹纤维。中国人一向竹子有偏爱,竹子也是中国特有的植物。我们也很感兴趣。”
其实不单单是竹纤维,李文军还在研发从大豆,木棉,莲花和芦苇等提取出的新型天然纤维,甚至是数种天然纤维的复合纺织品。
从现在得到的结果看,竹纤维的抗菌性和透气性比较好,生产环节的电耗和意外损伤率也最低,所以暂时把竹纤维当作未来天然纤维的主攻方向。
可是这个事情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都还没有做出成品来,所以压根不曾对外宣布过。
苏珊怎么知道?
她是不小心说漏嘴了,还是在有意提醒他“文军研究中心”里有人嘴不太紧呢?
李文军心里一动,脸上却不动声色,微微点头:“新型天然纤维研发方面我们是可以合作的。只是,不知道你们有多想跟我们合作呢?”
他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也是为了保护她。
苏珊说:“我们可以提供第二代莫代尔纤维的生产技术。”
莫代尔是奥地利某公司开发的高湿模量黏胶纤维的纤维素再生纤维,该纤维的原料采用欧洲的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