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军这边刚查看完,给中国的工程师和工人带了些国内的食物,就接到了拉维奇的电话,叫他过去谈和签合同。
安德烈说留下来再看看。李文军就带人先回去了。
拉维奇那边基本同意李文军的协议,只是对李文军指一块地就能钻出石油和天然气这个事情,有点不相信。
所以特地找了个地质勘探专家一起来和李文军谈。
拉维奇把地图展开:“李先生说的是那个地方。”
李文军:“先签协议。”
我又不傻。
这种事就是一层窗户纸。
捅破了就分文不值。
不捅破就价值千金。
专家说:“你怎么确定签了协议后你指的地块就一定有石油?”
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讥讽,就连仪器都做不到百分百确定的事情,李文军怎么敢拍胸脯?!!
李文军用一句话就让他闭嘴了:“我们有最先进的声波探测仪。”
因为专家无法质疑。
听说李文军十几年前就开始用声波探测仪检测建筑的裂痕和钢筋直径。
各种雷达和声呐装置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李文军又说:“我指给你们的地,跟我现在的油田在同一个油气带上。”
这句话,专家也辩驳不了。
李文军说是就是了。
专家又说:“既然你这么强,为什么自己不把这块地买下来。”
李文军觉得这个人脑子不太好,懒得跟他解释了。
这是在俄罗斯,如果没有十成的把握控制这块地,我干嘛要花钱买下来。
不然我钻出油来,肯定无数人冲过来,用各种下作的法子逼我退出。
拉维奇看出了李文军的不耐烦,自己也觉得请来的专家不靠谱,在专家问下一个蠢问题之前,对他说:“那行吧,你可以走了。”
来了跟没来一样。
拉维奇找个家人跟李文军签了协议,便说:“来告诉我在哪里。”
这个事情必须尽快搞定。
因为消息一透露出去,就会有人来跟他抢地。
李文军:“不要着急,你许诺我的东西呢?”
拉维奇说:“半年内会陆陆续续给你送过来。”
李文军痛快的回答:“行。”
他知道拉维奇肯定是要等这个地块真的钻出油来,才会履行承诺。
他圈定了范围,就告辞了。
拉维奇接下来,需要忙着把地买下来。
他自己也要赶着回去研究那艘破冰船了。
两个人都不是那种为了虚伪的客套而耽误正事的人。
拉维奇跟李文军握手的时候小声问:“上次所有jiantg设备都失效了,是不是你的功劳。”
那天李文军离开后,无数人在打听他们那天聊了什么,李文军是不是送了拉维奇什么新的设备。
拉维奇才知道,原来李文军真的把所有信号都屏蔽了。
李文军笑了笑,不承认也不否认。
-----
船舶厂那边已经研究了几天了。
之前俄罗斯的破冰船都是用连续破冰法,就是借助船前进的冲力以及螺旋桨的推力,用刀刃一样的船头,直接把冰层给撞开。
可是这个办法只适用于厚度小于一米五的薄冰层。
对于厚冰层,就要用“冲撞式”破冰法。
让船头连续多次撞击冰层。
一次不行就退后再来撞,直到撞开。
讲白了就是正面硬刚。
船舶厂看了直挠头:这个船头吃水深度以下的表面材料强度和耐磨都要求很高。
关键在零下二十几度保持也要能保持这个强度和耐磨的性能。
听说李文军回来了,厂长立刻来找李文军了。
董庆军又悄摸摸跟着进来坐下了。
李文军和厂长都默契地假装没看见他。
厂长:“李董,俄罗斯的这个图纸可能对于我们去两极的破冰船没有什么太多指导意义。”
毕竟薄冰的问题,他们已经能解决了。
李文军微微点头:“嗯。”
所以他才没把这个作为重点来谈。
厂长:“我们还是要研发自己的技术。”
李文军点头:“嗯。”
厂长好无奈:我来跟你说就是为了你指导我啊。
你总“嗯”是几个意思。
厂长:“我真是毫无头绪。”
李文军:“要战胜敌人,先要把敌人研究透。”
厂长:“敌人?”
李文军:“你要破冰,那敌人就是冰啊。去研究冰的特性。先去海边拉几罐海水回来做实验。”
厂长:“什么实验。”
李文军哭笑不得:“看厚度超过一米五的冰层哪个方向最薄弱啊。”
厂长:“也就是说还要搞个大池子来专门把海水冻成一米五厚度以上的冰。”
李文军:“嗯。”
厂长:“多大的池子呢?”
李文军:“长宽至少都二十米。”
光看厚度是不行的。
毕竟平面尺寸也会影响强度。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