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灰烬哲学(1 / 1)

战地时间,1941年7月2日。

因为德军与芬兰军队的奇怪攻势,面临两难选择的薯条君。

得到了第14集团军指挥部的命令,优先前往库奥拉亚尔维一线,以保护步兵第104师的侧翼。

这一命令是第14集团军指挥部,放弃判断敌人主攻方向,回归基本逻辑后,做出的选择。

毕竟北线,相比南线,不仅拥有更好的通行条件,还缺乏可以扼守的关键地形。

而在德军已经表现出的,在一些地形中超出预计的通行能力,更让苏军指挥部,必须重新审视之前,认为安全的位置。

特别是,当步兵第104师的前出防线,遭到部分德军的侧翼攻击后。

苏军指挥部立即发现了,在库奥拉亚尔维防线的侧翼。

一大片因为缺乏道路,且有沼泽河流保护,并没有建立防线的地方,立即成了一个致命漏洞。

一旦侧翼攻击,步兵第104师的德国人,从这里发起新的进攻。

他们就能在绕过,苏军边境纵深防线的同时,获得一条可以直冲阿拉库尔季的道路,直接威胁基洛夫铁路的安全。

于是作为第14集团军,当前机动能力最强的部队,薯条君的侦察小队,在重新部署到,步兵第104师的主要防线后。

立即就在弗罗洛夫中将的直接关切下,赶往这里进行侦查。

当然,苏军在向北线投入更多的精力后,同样报告遭到夹击的,南线就必须进行收缩了。

不过南线苏军,拥有的地形优势,就这样体现出来了。

在更靠近边境的边防军,收到命令迅速后撤后。

芬兰军队能攻击的地方,就只剩下了,唯二拥有,通过沼泽、湖泊天然防线道路的,扎舍耶克和索夫波罗格了。

而这两个地方,已经有步兵第52师、步兵第122师,建立的坚固防线可以依托了。

(一些解释:

苏军在芬德联军达成突破地区的侦察力量缺失,和芬德联军的协作方式,造成的德军部队较为集中,芬兰军队十分分散的客观情况。

使得苏军边防巡逻队,幸运的发现这支危险部队的流程如下:

1、使用工程设备在森林中开路的德国工兵部队,制造的巨大声响,引起了一支边防军巡逻队的注意。

2、力量不足的边防军巡逻队,在试图靠近声音源头,确认情况时,被分散在整个地区,负责探路侦查的芬兰军队单方面发现。

3、自认为没有被敌人察觉的边防军巡逻队,在刚刚靠近德军工兵部队时,就被芬兰军队指引过来的德军部队直接堵住。

4、依靠最近大幅提升的装备火力,艰难冲出德军围攻的边防军巡逻队,立即上报了遇敌情况。

只是由于整个过程中,作为德军导盲犬存在的芬兰军队,始终没有被人数不足,又面临德军巨大压力的,边防军巡逻队注意到。

让原本是依靠芬兰军队,选择较为容易开进路线,才能快速实现推进的,德军工兵部队的施工能力。

在苏军指挥部,分析巡逻队报告的时候,被夸大到了,苏军之前没有预计到的水平。)

……………………

待在当前处于新生模式,看起来十分正常的“灰烬”,通过正常施工的方式,制造出的巨树中,薯条君开始观察周围的情况,

“淦,这破地方,德国人会从这里进攻?”

“政委,之前德国人确实快速通过一处类似的地形。”

根据“智脑”给出的解释,薯条君开始翻看,集团军下发的简报。

在拥有,“灰烬”一把大火烧出来的,南北两条战线之间地区,最详细地形图的情况下。

薯条君很快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德国人,为什么会在两个地形差距不大的地方。

选择不同的通过方式呢?

或者换一句话说,明明有其他手段,通过糟糕地形的德国人,为什么会选择成为“灰烬”的帮凶呢?

其原因,肯定不是,自己一棵大树堵住了,德军进攻路线这么简单。

轻易否定了,最简单,也最正确猜想的薯条君,开始头疼。

毕竟用这种“小事”去麻烦,从通信中就能看出来,正在着急上火的,弗罗洛夫中将好像不太合适。

但不想明白这件事,薯条君又实在无法安心。

毕竟“灰烬”惹出来的“祸事”可是不小。

虽然之前的大火,造成的结果都是有利的。

大火之后的“灰烬”本体,也像得到了充足祭品的“邪神”一样,暂时看起来十分正常。

但水火无情,谁知道下次会怎么样?

不愿意放弃“灰烬”制造强大树堡的能力,但却无法找到隐患关键点的薯条君,再次开始咒骂德国人,

“该死的德国人,没事放什么火啊!”

而放火的关键词,却又激活了,现在造型和一尊雕像差不多的“灰烬”,

“牧树者,这里是适合生长的地方!”

“生长完就烧是吧?这种循环论,不用你说我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