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共禹论功不较多!(1 / 2)

“你翻开华夏的地图,东西分三大阶梯,有天堑阻隔,同时两条大河连接!换句话说,华夏东西不会产生真正的割据对峙,因为三大阶梯都有天堑阻隔!而且,东西方也不会走向分裂,因为有大河相连!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可是,华夏没有南北贯通的大河!就有很强的割裂倾向!比如从秦末楚汉划江而治,到魏晋南北朝,到两宋议和.......”

“京杭大运河,则大大解决了这个问题!有其贯通,华夏南和北,逐渐交融一体!尤其是两宋经济重心南移后,每年从江南地区运送数百万石漕粮、物资到达北方,疏散全国!真正把华夏大地变为一盘棋!经年累月,是何等的影响?!”

“你想想看,虽然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自隋唐京杭大运河修成后,是不是割据的时代少了很多?统一的岁月成了主流?”唐剑问道。

梁江涛一惊,认真想了想,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儿。

唐代以前,分裂割据动辄百年,甚至几百年。

可唐朝之后,就一个五代十国算是大乱世,也就几十年的功夫,之后宋元明清都是统一王朝,也就是代际交替时乱个一阵子!

梁江涛的眼神透发出光芒,他被触动了。

原来,还能从这样宏大高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华夏的历史以及现实!

“有了地理基础,才能产生经济基础,才能决定政治、思想、文化等上层建筑。正是京杭大运河的出现,让大一统的中央王朝彻底巩固!”

“很多人找原因,为什么华夏历史上社会大一统不断加深,有人说是解决了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的矛盾,有人说是解决了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并非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要从地理环境上找,还要动态地去理解,这也是西方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现在看是很有些道理的,也更加符合历史唯物主义。”

“唐爷爷,我明白了,诗人皮日休曾写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把大运河的开通和大禹治水的功绩并列,现在看来,并没有夸张之处!”

对于历史的评价和解读是多元的,甚至还有人认为大运河不应该修建,隋朝是因为大运河而灭亡,还给几百万劳工造成深重的灾难。

这是认知的高度不同造成的。

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上,京杭大运河太重要了。

“是啊,后世,大运河不断淤积,到了清代,只有十之二三的河段还能通航,与之相对的,是政治僵化,文化守旧,经济丧失活力!”

“华夏古代的发展都是围绕着水来进行的!大运河不通,资源无法有效流动,则黄河流域过度开垦,则水灾,则歉收,则百姓流离失所,则政局不稳,则进一步严刑峻法、钳制思想以镇压!最终矛盾无法遏制,改朝换代!每换一次,新的王朝都会吸收前朝控制的手段,并加以创新!以至于最终出现明清这种高度集权却无比僵化的社会!所有的活力丧失!这就是古代华夏政治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

“如同一个人生老病死,从成长,到盛壮,慢慢走向暮年,再也没有活力了,也就要离开这个世界。”

“很多人讲气数,什么是气数?气是推动一个人生老病死的力量,要通过经络来运行,用西方科学的话就是体液循环!而一个国家和民族,要靠地理环境来承载‘气数’!就华夏来说,也就是这些山川大河!龙脉通,则国运兴!”唐老滔滔不绝,眼中带着凌厉的光。

关于这些东西,他研究了一辈子!

自然有一番高论!

梁江涛听得热血沸腾,继续问道:“这么说来,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地理环境对其能否崛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然可以这么说!很多人会说,国际竞争背后最本质的东西是文化竞争!西方之所以崛起,是因为有古希腊、古罗马灿文明的积淀,又有宗教改革、启蒙思想的推动,华夏之所以崛起,是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厚重累积,这些都对!但背后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地理环境!”

“华夏为什么形成大一统的中央王朝,因为我们以平原为主!西方为什么兴起海洋文明、商业文明?是因为欧洲缺少耕地,却有丰厚的海洋资源!不去扬帆远航、殖民开垦就会灭国!最终,决定文明和文化走向的,都是地理环境!人是由环境决定的,国家和民族何尝不是?”

“一个人为什么会成功?有人说,是他的能力,他的勇气,他的智慧,这就好比一个国家的制度、经济、文化。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更为基础的原因,那就是他的身体!身体和精神是相互影响的!有的时候,精神是否健康,是否强大,取决于身体是否健康!像霍金那样的,万中无一,并不具备参考性。而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体!当然,这里面有很多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