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 / 3)

之前她刺绣做的多是些宫灯 、 绢花 、 荷包以及手帕衣裳之类这会儿本来就常见的物件儿 , 这回她打算放飞自我了 !

既然是全程由她自己做的东西 , 那她打算做点独一无二的 。

做个纯手工刺绣包好了 , 底层用鞭制好的小羊皮 , 然后表面用严绮云自己织的布绣的话 , 最后做一个纯手工包包 。

款式就是类似信封包那种 , 不大也不是很能装 , 就是胜在好看 。

那些刺绣花样的严绮云也专门找了纸笔出来 , 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打了样 , 配色什么的也都选好了 , 包括包包的底稿她也画了出来 。

可以说 , 如今的她穿越回去 , 光靠这一身的技能 , 怎么都饿不着自己 。

她这边忙活虽然不至于人人都能来瞧个热闹 , 但是该知道的人都能知道 , 特别是康熙 。

严绮云这边大小动静只要她自己没打算藏着拔着的 , 基本上康熙都知道 。

虽然她自己是觉得有点烦人的 , 但这却是很多人羡慕的待遇 , 毕竟这种不仅不会被遗忘 , 还会被康熙主动关注的待遇如今后宫也就独严绮云一个人而已 。

严绮云折腾这些让康熙不免又考虑起亲蚕礼的事情来 , 主要是亲耕礼他每年都搞 , 一般来说不好不把亲蚕礼也抬上来 。

但是主要是因为他后宫没有皇后 , 一般这种事情不由皇后来办的话 , 总显得又不会很庄重的样子 。

最后一想 , 本身也停了这么多年 , 那干脆放一放吧 。

之前正是这种心态 , 所以康熙这才只在畅春园弄了个简单的蚕房作罢 , 如今严绮云折腾出来的更厉害的纺织机 , 康熙也是颇为讶异 。

“ 你这脑瓜子 , 同样是看书 , 怎么你总比别人能多看到这么多细节 ?“ 康熙大惊喜的围着桑悦闻的两台机器看了一圈 , 夸赞道 。

这会儿严绮云正在上面给康熙示范纺纱的速度 , 时不时还讲解两句 。

说实话 , 康熙其实是懂这个的 , 他对西学了解许多 , 可以说走在了清朝几乎所有人前头 , 不仅是因为他聪明 , 更是因为他有比其他人更好的学习条件 。

面对康熙的夸奖 , 严绮云早就过了自谦的阶段了 , 闻言也是笑道 :“ 那圣贤书臣妾可读不进太多 , 但是这时令 、 杂记类的工具书对我来说还是有意思些 , 古人的大智慧有时候还是得服气的 。“

“ 工具书 ? 这形容词倒是贴切 。 “ 康熙视线都在那飞快成团的线轴上 , 随口应道 。

其实严绮云也只是不想叫这些书为闲书 , 才这样归类而已 , 本身这些东西就是这年头的工具书 。

百废待兴的时候谁第一时间扒拉的是四书五经啊 , 最后还是要先找农书出来用 。

「 万岁爷 , 你别瞧着这些东西让效率变的很高 , 可有些零件可精细着呢 , 都是我让内务府专门找人督造的 , 虽说用料不多 , 但是做出来并不容易 , 哪怕已经开了模也很容易失败 。 “ 严绮云解释了两句 。

其实这东西严绮云弄出来都是要交由康熙安排的 , 大概率是要先拿到织造衙门用 , 如今比较大的两个织造衙门就是江南织造和京城织造 , 前者是主产地 , 后者是皇城 , 所受重视自然和其他织造衙门不一样 。

“ 无妨 , 先做几架先拿到京城的织造府用用看 , 比从前的好用就逐步替换了去 ,

一些小零件 , 熟能生巧 , 做的多了也不是什么问题 。“

他这么说 , 严绮云自然也没意见 , 她巴不得科技能进化的快点呢 , 可惜太超前的东西康熙挺忌讳 , 她不敢拿出来 。

就如同枫械一样 , 正是因为康熙知道会跨时代 , 所以才忌讳 。

而这种纺织机的改动 , 并且灵感还来自于古籍的东西就相反 , 既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力 , 还不超出康熙想象 , 反而会被夸奖 。

其实更实际的应该是农业方面的东西 , 可惜这个严绮云是真的十窍通了九窍 ,

那叫一窍不通 , 实在是没有太多有见地的意见 。

康熙拿了简单的图纸也带走了帮严绮云改良纺织机的工匠后倒是没有动这成品 , 刚好严绮云这边第一批蚕也已经结茧 , 可以开工了 。

煮过的蚕茧更好抽丝 , 纺成一团一团的蚕丝线 , 然后丝线染上颜色后在阳光下反射出蚕丝独有的光泽 。

也怪不得严绮云如今戴的绒花她总觉得比上辈子在网上看到的要精致 , 手艺是一个原因 , 最重要的还是材质 。

正儿八经的百分百真蚕丝价格可比普通丝线贵的多 , 要不她怎么者是看一些簪娘博主吐槽说玩这些那都是烧钱的爱好 。

不过如今回忆起来 , 那都是将近十年前的记忆了 。

埋藏在脑海深处这么多年 , 严绮云本来以为会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