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亚历山大·巴赫(1 / 2)

第1202章 亚历山大·巴赫

让波兰人改教这件事非同小可,只不过以俄国的通信和执行能力还得让子弹飞一会。

维也纳。

弗兰茨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任命,他居然将投诚的自由派领袖亚历山大·巴赫任命为匈牙利高官。

这让很多人都搞不懂弗兰茨的意图,毕竟以之前这位皇帝的表现来看,他应该是十分憎恶自由派的才是。

但现在先是将塞切尼伯爵任命为了维也纳的市长,之后又将亚历山大·巴赫任命为正处于动荡中的匈牙利的高官。

试想一下,如果亚历山大·巴赫在匈牙利再次搞出什么乱子,那奥地利帝国的脸可就丢尽了。

但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弗兰茨与亚历山大·巴赫这个人反复接触过,并且调查了这个人的履历。

后者一生醉心的只有功名二字,说他满嘴都是主义,但心里全是生意也不为过。

亚历山大·巴赫出生在一个法律世家,家族中盛产法官和律师,所以他也理所当然地接受了法律教育。

他虽然凭借家族的荫庇早早就进入了法律部门,但当时的奥地利帝国政府是个熬资历的地方。

亚历山大·巴赫想要出头至少还要等上十几年,这对于一个野心勃勃想要改变世界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

苦熬几年之后,正巧奥地利国内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兴起,再加上科苏特的榜样效应,亚历山大·巴赫摇身一变成了自由主义斗士。

这一次终于有人愿意听他说话了,他发表了很多文章批判奥地利帝国的政治、法律制度,一时间风头无两。

但很快奥地利帝国政府做出了反击,梅特涅下令四处逮捕闹事大学生和自由派。

亚历山大·巴赫由于认罪态度良好很快就被放了出来,甚至还官复原职。

这样反常的结果自然不可能是什么认罪态度良好能换来的,实际上亚历山大·巴赫成了秘密警察的线人,后来甚至还成为了一个小头目。

当1848年到来他再次化身自由派,又在弗兰茨发动大清洗前成功跳忠。

能在每一个关键节点做出正确的选择,亚历山大·巴赫的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历史上亚历山大·巴赫在效忠皇帝后也成为了绝对君主制最忠实的拥护者,事实上他的行动也是卓有成效的,只不过奥地利帝国实在太不给力不断失败才导致功亏一篑。

亚历山大·巴赫也许没有统筹一个国家的能力,但一个市长又显得有些屈才了,所以弗兰茨打算将匈牙利省交给他。

当然为了保险起见,弗兰茨还是任命了海瑙作为匈牙利省的军事主官。

很多人都觉得之前的内战过于惨烈,所以应该回避匈牙利问题,但弗兰茨觉得没必要,匈牙利问题摆在桌面上,回避根本没用,不如直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正如亚历山大·巴赫向弗兰茨承诺的,他会将前匈牙利王国变成匈牙利省。

改革之后那些原本属于匈牙利管理的地区都拥有了和匈牙利省相同的权利和地位。

从今往后匈牙利人再想拉着周围省份一起叛变几乎是不可能了,再加上铁路的不断延伸,匈牙利终究会彻底化为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

战争结束之后,弗兰茨的小伙伴们也陆续回来了。这些人在风暴之年开始之前大多被弗兰茨撒往了世界各地避祸。

但有些人就是那么的桀骜不驯,又或者是过于胆小怕事。

温格里斯·沃特森原本是被弗兰茨送去了蒂罗尔,然而这位老兄发现多国王室都在蒂罗尔的行宫内避难。

于是乎他暗中联系法国人想要来个里应外合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德意志邦联不战自溃,只不过他高估了法国人的战斗力,也低估了蒂罗尔人的忠诚。

温格里斯·沃特森被他手下愤怒的蒂罗尔士兵砍成了肉酱,是物理意义上的肉酱,沃特森家族想要为其收尸都做不到。

佩利西埃的远征军最终也没能通过瑞士的群山.

卢卡·安布拉斯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但他的家族加入了所谓的意大利联军对抗奥地利帝国。

安布拉斯家族在北意大利地区很有势力,然而却刚好属于弗兰茨要打击的特权豪强之列。

当然他们如果可以安心接受改造,放弃那些灰色、黑色产业,不再想着割据一方还是有可能保住家族平安的。

但安布拉斯家族选择了最极端的做法,他们直接在伦巴第扯旗造反。

卢卡·安布拉斯在给弗兰茨的最后一封信中写到: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砸人饭碗如谋财害命。”

弗兰茨丝毫不为所动,他所做的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

要说之前他可能还有一丝恻隐之心希望对方能及时回头,在读过这封信之后弗兰茨就已经下定决心必须将安布拉斯家族赶尽杀绝。

这句老话可以用在弗兰茨身上,但何尝不该用在安布拉斯家族身上呢?安布拉斯家族的崛起又是杀了多少人的父母,制造了多少惨案呢?

安布拉斯家族曾经在北意大利地区拥有多个主教席位,手中掌握着数个富裕的教区控制着几十万的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