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策,您若实在不愿意将真实情况传出去,也可只说太上皇暴毙,然后随便给忠义亲王安插一个什么罪名,或者说他妄图谋逆也好,应当不会有人深究。
又或者说忠义亲王气死太上皇。
倒也能勉强将事情圆起来。”
“这……”元熙帝虽然不是特别满意,但他也清楚,这件事确实难搞,心里更是已经有些心动,并打算要是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采纳这建议也无妨。
“陛下,万万不可啊!”
因为白圣此时已经从戴权口中知道了前因后果,为了表现下,或者说争取些好感,白圣是赶忙阻止,并解释道:
“陛下,有些事是万万不能模棱两可,应付百姓百官的,一旦对外宣称太上皇是暴毙而亡,恐怕用不了多久,各种各样的揣测就会传得沸沸扬扬,即便说是忠义亲王气死了太上皇,也会有很多人猜测忠义亲王他究竟说了些什么。
堵不如疏,防民之口胜于防川。
有些事越是遮掩,越挡不住别人觉得有内情,并且开始大胆猜想揣测。”
“您可以想想史书里一些死亡原因不明的帝王将相,有多少野史传说,反倒是明确记载死因的,即便有人想编野史传说也没有办法编,更没什么人信。
最重要的是,要是不说清楚了。
难免会有人多想,甚至阴谋论。
毕竟现在的情况不管怎么看,忠义亲王,忠顺亲王都不是什么获利者,他们也没什么理由去谋害太上皇不是。”
有些话吧,白圣确实不好说的太过于直白,不能说不管怎么看,都是当今圣上您才是最大获利者,但她话说到这一步,在场人其实也都明白她啥意思。
“烛影斧声确实说不清楚!”
“炀帝被害,倒是清楚明白……”
元熙帝显然一点都不蠢,先前只是不想家丑外扬,没想那么多罢了,可此时被白圣这么一提醒,最重要的是意识到,再遮遮掩掩的想保住皇族颜面,反倒很可能会让自己变得有些不清不白。
内心顿时就有了决断。
皇室颜面丢就丢呗,再怎么丢也好过把自己弄的说不清楚,要好许多倍。
不得不说。
他真不愧是他爹亲生的。
他爹太上皇一直拿原身当做庇护自己手下亲信的挡箭牌,很多疑似昏君的操作,都是因为老太妃求情才不得已为之,搞得他好像清清白白,即便有昏君之举也是因为他孝顺老太君无法拒绝。
元熙帝此时不也是一样。
在不影响他自己的情况下,他可以考虑皇家颜面,以及家丑不外扬等等。
可一旦有可能影响到他的名声。
那就不能忍了。
“老太妃说的有理,令大理寺将忠义亲王全家下狱,严格审问,厘清前因后果,昭告天下,戴权,派人去敲响丧钟,而其他的,则一切按旧例执行。”
吩咐完,元熙帝又看向白圣道:
“老太妃毕竟大病初愈,而且也是太上皇长的辈,就不用守国孝了,平日还是多多休息,想来父皇他不会怪罪。
要是因国孝让您受了什么损伤。
反倒是父皇和朕的罪过。”
“还有,你家三姑娘与忠义亲王九子谈婚论嫁就此终止吧,不知可否?”
他这算是及时给了白圣些回报,以及顺带着给白圣一颗定心丸,属于在隐晦表示,不会因为他家三姑娘最近跟忠义亲王九儿子谈婚论嫁牵连到他们家。
更是在间接暗示。
短期内,应该不会动他们甄家。
“谢陛下恩典!”白圣此时当然也是心领神会的赶忙起身道谢,随后便以要回去替太上皇抄经祈福为借口离开。
接下来便是丧钟敲响,昭告天下。
不过总体来讲其实还好,各部门的压力不大,毕竟死的是太上皇,主要就是办个国丧,并不需要考虑登基事宜。
一切都还算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唯一的问题是,丧钟刚刚敲响的时候,不少人家都误会了,都误以为是白圣死了,太上皇给了恩典允许敲丧钟。
甄家在京城守着的那些族人。
更是当场痛哭流涕,悲痛难耐。
直到钟声数量越来越多,多到不可能让一个老太妃享受这个档次国丧钟鸣之际,不少人才反应过来死的可能不是老太妃,而是身体一直挺好的太上皇。
不过这依旧不影响甄家人悲伤,因为他们也很清楚他们的靠山甄老太妃。
实际上全靠太上皇撑腰。
太上皇驾崩给他家带来的打击,可能还要超过,甄老太妃薨逝的打击呢!
而紧接着当然就是各家全都忙碌了起来,普通百姓准备白布麻布,青楼赌坊等娱乐场所开始停业,官员勋贵家则是纷纷拿出朝服和诰命服,有些年纪大或身体不好的,还得赶忙准备保命药。
相比较于普通百姓和小官小吏,只需要在身上戴块白布,守国孝就行,官位或爵位达到一定级别的官员勋贵,包括他们家的女眷,都是要哭灵守灵的。
一二品以上的会稍微好些。
允许进殿。
二品以下的那些官员勋贵,以及诰命夫人,大多只能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