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叶坐在办公室里,看着今年前三个季度报表,忍不住皱眉。
在原时空,1992年是香港电影最辉煌的一年。
这一年,香港电影海外的收入达到了历史巅峰的18.6亿港币。
是收入,不是票房,因为港片在海外大多是直接买断的。
而在本时空,虽然杨叶今年没有推出电影,但白杨影业的票房依旧非常牛逼。
只不过,盈利却非常一般,还不如几年前。
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杨叶没有新片上映之外,就是这几年电影的制作成本攀升太快了。
三年前一部成本1000万的电影,现在要花三千万才行。
电影的钱太好赚了,相关从业人员看着公司赚得钵满盆满,自然眼红,也纷纷要求分一杯羹。
这当然没有错,只不过这些人忌惮香港社团的骚扰,需要大公司的庇佑,还能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
毕竟,公司要摆平那些社团,也是要花成本的。
等到港府大肆扫黑,这种微妙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这时候海外热钱又纷纷涌入,到处找人拍片。
双重作用下,电影从业人员不再受大公司控制,纷纷跳出来单干,电影制作成本自然水涨船高。
杨叶曾经想过要控制港星的片酬,但后来放弃了这种想法。
就算用院线联盟来打压他们,效果也不会太好,因为人家大不了拍埠片。
我不在本土上映了,你能咋滴?
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不让别人赚钱的人,脑袋一定有毛病。
强行这么干,只是遭人恨而已。
所以白杨影业不仅没有阻止,反而利用年初的反黑大游行,打击社团的契机,完成了改革。
给大牌明星成立工作室,甚至让陈龙、李联杰这样的超级巨星独立了出去。
……
辉煌之后,就是落幕!
就如同《妖猫传》里面的极乐盛宴。
“港片快要不行了!”杨叶说道。
这话让徐风合很是奇怪:“不行了?现在市场这么好!”
“这是最后的辉煌了,你没发现今年咱们在电影上的利润并没有上涨吗?”
“嗯,现在制片成本太高了。”
“现在港片制霸亚洲,但亚洲各国不会坐视本国文化被疯狂冲击,一定会对港片进行限制。
香港不是好莱坞,没有美国撑腰,顶不住的。但涨上去的片酬,是不可能再降下来的。
就如同烧腊店的叉烧饭,猪肉涨价时,它涨价,猪肉跌价了,它可不会跟着降价。”
徐风一想,还真是。她对杨叶的话向来深信不疑,杨叶说港片不行了,那就是不行了。
徐风问道:“还能撑多久?”
杨叶摇摇头:“不知道,总之等这些港星的片酬涨到一个极限,海外片商无利可图的时候,就会崩盘。有些人已经注意到,开始未雨绸缪了!”
“谁?”
“项桦胜!”
徐风仔细想了想,说道:“听说他们兄弟最近拆伙,王京也独立出来了,原来是因为这个?”
杨叶点点头:“项桦胜预测到了香港电影的危机,而且他病了,决定收手。
项桦襁却认为就算港片不行了,也可以及时转向内地。
于是项桦襁独自成立中国星公司,准备和内地合作,还要在深圳建片场。
而王京正是借着这个机会,摆脱了两兄弟的控制,成立了自己的晶艺电影公司。”
徐风恍然大悟,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
她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现在电影的钱太好赚了,很多人蠢蠢欲动,想要单干,我们这种大公司的维持成本越来越高了。”
杨叶道:“现在海外进来的热钱太多了,必然会这样。但是,虽然我们在电影上赚的不多,但是我们的经纪公司却赚翻了,不是吗?”
徐风道:“这倒是,香港现在的生产能力,每年大概能制作一百部电影。
但今年立项的电影已经超过三百部了,每个艺人身上都背了好几部片约。
为了交片,大家都开始不顾质量疯狂赶工,那些客户拿到烂片,亏了钱,肯定要闹事。仔细想想,这就是要崩盘的前兆。”
杨叶笑笑:“这些独立公司都是捞快钱的,赚一笔就跑,不会有长久的计划,但我们不能这样干。
你看美国、日本那些电影业发达的国家,都是靠大型电影公司支撑的。
大公司可以自己制作电影,可以出钱找人拍电影,有好的剧本也可以投资拍电影,灵活多变。
更重要的是,大公司有自己的人材储备,一个演员即使没演技,是花瓶,但是通过拍很多烂片,也有慢慢磨练出来的机会。
比如说张曼钰,以前大家都说她是花瓶,但她一直拍,有一天就开窍了,现在还成了柏林影后。”
徐风闻言,不由得回忆起往事:“其实我刚刚加入联邦影业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拍,是胡导演给我机会,我才慢慢成长起来的。”
“老胡现在身体还好吗?”
徐风有些愧疚地道:“还行,这两年都是佩佩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