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金曲奖改革(1 / 3)

杨叶一边筹备电影《神话》和《杀破狼》,一边筹备《中华好声音》。

没过多久,就到了颁奖季。

由于金曲奖和金像奖开了个好头,香港其他颁奖典礼也扎堆在2-4月份举办。

香港现在有三个音乐奖项,分别是香港电台举办的金曲奖,无线举办的劲歌金曲奖,香港商业电台举办的“叱咤乐坛流行榜”。

由于杨叶对金曲奖的扶持,经过十年发展,已经成为华人世界最负盛名的音乐盛事,音乐家们都以获得金曲奖为荣。

无线的劲歌金曲奖是对金曲奖的摹仿,但更加注重人气。

商台的“叱咤乐坛流行榜”是香港最透明的音乐奖项,因为它的获奖名单是依靠香港商台的全年歌曲播放率为准的。

乐迷只需要根据播放率的民间统计数据,就可以估算出大概的获奖名单。

但最终以商台自己的数据为准,所以得奖名单会有少许分别。

杨叶只参加金曲奖,从不现身另外两个颁奖典礼,他们也不会请杨叶。

方逸华和杨叶不对付,自然不会请杨叶,不过为了显示公正,他们也会给杨叶颁奖,每次都是杨记的歌手代领。

香港商台和香港的左翼有着深仇大恨,67暴动的时候,商台的林彬主持的《时事评论》极受欢迎。

左翼对其恨之入骨,在林彬与其堂弟林光海开车上班的途中,将其堵住,纵火烧死。

杨叶和夏梦亲如姐弟,和石慧关系亲密,所以他们从不和杨叶来往。

……

除了香港的三个颁奖典礼之外,台湾也今年也开始举行金曲奖,而且把时间定在一月份。

为了应对竞争,金曲奖开始改革,除了常规的奖项之外,增设分类奖项,这是学习的美国格莱美奖。

不过华语流行音乐和欧美差距太大,所以没有搞得像格莱美那么复杂,分成乡村、爵士、rb……十几个子类。

金曲奖暂时只增设流行、民谣、摇滚、音乐剧/戏剧四个子类,今后视情况增设。

今年是改革后的第一次颁奖,组委会不遗余力,力邀各方人士前来捧场站台。

所以今年的颁奖礼非常热闹,大咖云集,那些叫得响的音乐人几乎都来了,光是走红毯就走了老半天。

杨叶和邓丽珺压轴登场,引发乐迷们的阵阵尖叫。

记者上前对二人进行了简单的采访,询问他们对这次金曲奖增设四个子类有什么看法?

杨叶说道:“华语流行音乐起步较晚,类型比较单一,这次只分了四个子类,不过也算是很大的进步。

希望今后越来越壮大,能够看到蓝调、爵士等其他类型音乐,更希望能够看到我们自己独有的类型音乐。”

杨叶和邓丽珺简单地回答了一番问题后,步入红馆,邓丽珺问道:“你会不会创造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的类型音乐?”

杨叶摇摇头:“我哪有这本事!”

邓丽珺却道:“我觉得你已经做到了啊!”

“我什么时候做到的?我怎么不知道?”

“十六年前,你给我唱《乡间小路》,打破了以往旧上海音乐和传统民歌的限制,创造出一种简单平实、朗朗上口的曲风,当时你还给它命名为中华民谣,这不算吗?”

“那个嘛,借鉴了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不算吧!再说了,民谣世界各地都有,我这个,只能算有中国特色的民谣。”

“那你帮我制作的两张《淡淡幽情》,用古典诗词谱曲,风格就很独特,跟西方的流行音乐截然不同,这不算吗?”

“一个人推出几首歌,就算风格再独特,也无法形成一个曲风。

除非就大量的创作者参与进来,获得大量的歌迷,形成市场规模才能算。

比如说这几年随着台湾的城市化,就逐渐兴起了城市民谣。

而且愈演愈烈,迟早形成潮流,那这个流派就诞生了。

只不过城市民谣并非中国独创,是从欧美,从鲍勃迪伦那里学来的。”

杨叶越来越觉得,这个世界不过是一直在重复。

七、八十年代台湾兴起校园民谣,到了九十年代,随着飞速发展而带来的城镇化,城市民谣就应运而生。

其实这不过是把美国的路走了一遍。

而比台湾落后的内地,那一波人青少年时期都是听台湾的校园民谣的。

等到九十年代,他们开始步入社会,成为中坚力量,于是在台湾已经式微的校园民谣就在大陆兴起了。

千禧年之后,大陆也开始迅速城镇化,城市民谣自然就应运而生,出现了宋冬野、郝云这样有代表性的音乐人。

……

进入红馆后,杨叶在前排就坐,和旁边的张敏怡打招呼:“大姐,有日子没见了,最近在忙什么?”

张敏怡淡定地道:“还能忙什么,金曲奖和金像奖的事嘛。”

“辛苦啦,香港的娱乐业能够这么繁荣昌盛,大姐你功不可没!”

“这我可不敢担,港片能够行销四海,主要是你们这些电影人的功劳,我们只是做好服务罢了。”

两人假模假样地客套了一番,又暗搓搓地定好约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