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摇滚的往事(2 / 3)

…也许不会发生了。

……

根据姜昕的小说《长发飞扬的日子》,还有窦维后来的女人高原的说法。

窦维最起码同时脚踏三条船,若非不小心搞大了王非的肚子,而奉子成婚的话,他可以一直维持下去不翻车。

真踏马牛逼!

窦维的粉丝很喜欢吹窦维对王非的音乐审美影响有多大,在事业上帮助了王非多少什么的。

这就是尬吹,影响和帮助肯定有一些,但也没那么大。

窦维一共就帮王非写了两首歌。

《童》,是写给他们女儿的,王非作词,窦维作曲。

一首《誓言》,王非作词,王非、窦维联合作曲。

反而王非对窦维的事业帮助很大,也帮助窦维建立了音乐风格。

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王非,窦维可能都出不了道。

中国摇滚能够辉煌五年,源头就在两个女人。

第一个是马克西姆餐厅的负责人,“中国时尚教母”宋怀桂女士。

当时京城玩摇滚那群人穷得尿血,根本无处可去。

宋女士跟他们接触后,觉得这群人挺有意思,便为他们提供了庇护。

每天夜里,马克西姆餐厅打样之后,宋女士就让京城滚圈儿的人进餐厅演出。

大家掀开地毯,鼓琴激烈,扯着嗓子嘶吼到天明。

马克西姆成了滚圈儿圣地,连崔教父都得尊称宋女士一声“Madam song”。

第二个就是王非了。

当时的摇滚乐一直只能存在于地下,无法公开演出。

临近亚运的时候,搞摇滚这群人想出一个好点子。

他们打着义演,为亚运筹款的幌子,正式进行了公演。

申请演出的时候,还鸡贼地把摇滚乐改成了现代音乐,这就是那场“90现代音乐会”。

不过因为破坏力太大,拍桌子砸椅子的,马上又被叫停了,演出无法继续。

虽然如此,没资格演出的“黑豹”也非常羡慕。

他们疯狂排练,发誓要提高自己的水平。

一年多过去了,滚圈儿一潭死水,该干嘛干嘛。

王非出现了。

王非把“黑豹”带到深圳参加了一场音乐会,并将他们介绍给了陈健添。

陈健添决定签下“黑豹”,于是这帮穷鬼一夜之间就得到了排练场、好乐器,人手一个BB机和几千块钱的工资。

然后开始录制专辑,这张专辑就是中国摇滚乐历史上无法绕过去的神专《黑豹》。

《黑豹》在香港发行,《Don"t Break My Heart》火遍香港。

随后进入内地,内地听众以为这是一支香港乐队。

这张专辑在内地狂卖150万张,黑豹一战封神。

远在台湾的张培仁眼红了,他跑到京城成立了滚石的子公司魔岩,把那些搞摇滚的一古脑儿全给签了下来。

替他们发行唱片,帮他们做演出,中国摇滚火了。

1994,《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黑梦》、《垃圾场》一炮三响,“魔岩三杰”把摇滚商业化带到一个新台阶。

媒体也开始松绑,《东方时空》播放了张楚的《姐姐》,摇滚乐正式站在了台上。

滚儿们也因此发了财,个个都赚得钵满盆满。

所以说,要是没有王非出手,从而引发后续的一系列反应。

那帮搞摇滚的穷鬼搞不好还在大桥下卖艺。

不过这帮孙子也不知道珍惜。

有了钱之后,抽的抽,赌的赌,嫖的嫖,坏事做绝。

短短五年,疯的疯,死的死,成仙的成仙,完蛋大吉了。

……

摇滚这个东西是从西方传来的。

当时内地非常闭塞,人们想要了解外面的流行音乐,都是通过“扒歌带”的方式。

“扒歌带”是80年代的一个特有名词,说白了就是抄袭,模仿。

这一时期国内流行乐坛很少有自己的原创作品。

因为没接触过,不知道该怎么弄。

于是就用临摹的方式将欧美或港台歌曲的旋律、配器记录下来,让本土歌手重新演绎。

就这……都非常的困难,因为他们能接触到的音乐实在太少了,只能听点大路货。

一些有特色的音乐,由于盗版商不盗版,他们是接触不到的,买都没地方买。

搞创作本来就是一个学习、模仿、再到融会贯通、推陈出新,走出自己的风格的过程。

假如你连学习的资料都没有,整天闭门造车,又谈何创作呢?

而黑豹就是这个时期的京城摇滚圈里,拥有最多学习资料的人。

因为远在香港的王非,一箱一箱地给他们寄各种磁带。

王非把香港市面上能搜集到的音乐专辑都买下来,打包寄给黑豹,极大地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后来王非被罗大右签下,送到美国学习,接触到更多的一手音乐,从中吸取了很多养分。

回到香港后,王非发行专辑《Coming Home》,就融合了很多西方音乐风格,形成了自己的拖音唱腔,一炮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