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2 / 3)

来,认真端详了一会儿。过了片刻,李世民问道:“诸卿看出什么不妥?还有承乾,你呢?”

大家一时间都不说话了,也看向李承乾。谁都知道,陛下表面问他们的意见,实则是在考较太子呢。当然了,他们也想看看,太子的天资如何。

若说整个两仪殿最不紧张的,就是李世民本人了。他扫过大臣们的神色,微微一笑:笑话,若是承乾答不出来,朕还会当着你们的面考较吗?朕这是在炫耀!懂不懂!

果然,就听见李承乾脆生生道:“回父皇,大安宫的炭耗比其他宫中少一成七。均摊到每个宫人身上,则少了二成八。父皇,儿臣答得可对?”

咦?

这下,就连李世民都惊讶了。他以为承乾能瞧出“炭耗减少”这件事就不错了。谁知道呢,他的儿子连少了多少都能瞧出来。

明明儿子他只看了一眼啊?

不过看到大臣们那惊叹不已的表情,李世民顿时舒坦了。嗯,没错,朕早就知道,朕的儿子,李唐的太子,就是这般机灵聪慧啊!

李承乾自小就知道,自己在数字上很有些敏感。小到宦官宫女们的月银,大到弘文馆中藏书本数,他听过一遍就能记住。类似今日的问题,心中过一遍就有答案。

不过,他打心底并不觉得这是什么了不起的才能——孔先生布置的课业,自己也并不比别人少背几遍才能记住呀。

因小事得了父皇的夸奖,李承乾的心情很不错。白面团上带了些笑。却在与父皇目光相触的瞬间,心中莫名一痛,避开了眼。

为了转移注意力,他忙扫了几眼直播间的弹幕。

【哇,承乾算得好快。好聪明!】

【这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内容吧。理论上承乾没接受过系统的数学教育啊……】

【强烈建议给他加课一门《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李承乾默默记住了这本书的名字。等他上孔先生的课时问问先生好了。

而群臣也回过神来似的,由长孙无忌起头,你一言我一语称赞起太子殿下的聪慧。李世民彻底满意了,李承乾却臊得面皮发红,一只脚不自在地摩擦着地板。

明明就是很小一件事啊,就连先生都没夸过他呢。

可联想到弹幕的话,难道这果真是种了不得的才能?

李世民察觉到儿子的不自在,揉了揉他的头。一边却换上正色:“大安宫乃是朕给上皇修建的居所,如今却出现这种事,诸卿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房杜等人拱手而立,假装事不关己,欧阳询、萧德言等先太子门人却闻弦歌而知雅意,你一言我一语提起了建议——

“陛下当彻查此事,查出那暗藏的禄蠹究竟是何人。”

“大安宫乃是上皇行宫。胆敢插手此事之人,陛下应当严加处罚,以儆效尤。”

他们很清楚自己今天为什么会来到两仪殿。大安宫这事看似小,某种意义上却是那场宫变的延续。陛下想演一出父慈子孝的戏码,就得有人陪着。这个捧哏者若是长孙无忌等人就太讽刺,他们先太子一派则刚刚好。

果然,上首的李世民满意地眯了眯眼:“诸卿都说得不错。不过,只派人去查未免诚心不足。朕打算亲自去一趟大安宫,查清到底是宫女人数不足,还是有人私自昧下炭耗。不管是那种,朕都不轻饶,再向上皇告罪。”

他也不管群臣如何反应,只看向别着头出神的儿子,轻弹了下他脑门。

“承乾,你可要同阿耶同去?”

-

兵贵神速,李世民头一日在两仪殿宣布了决意,第二天,就携着重臣和儿子踏上了前往大安宫的马车。

天子出巡、太子与重臣随行,本该摆满仪仗,肃清官道,禁军护持。李世民却不喜欢那一套,把车马消减到最少,穿着一件常服就出了门。李承乾也穿了件朱红色的圆领窄袖袍,头戴一顶虎头帽,看上去就像年画中的娃娃一般。

他皮肤奶白,眼睛又大,穿这一身格外放大优点。坐在李世民身边时,李承乾却嘴角朝下撇,拉着脸闷闷不乐。

——谁想被一直揉脑壳啊!

这顶虎头帽就像打开了阿耶的什么开关,一刻钟要揉他脑袋十回都不止。等下一摘帽子,他梳得好好的发髻肯定已经歪了!

他瞪了一眼李世民,惹得后者哈哈大笑。笑完又想起什么似的:“还记得前几天阿耶跟你说过什么吗?”

“什么?”

“忘了?承乾你自己说的,要找人随玄奘大师出行天竺。这事前代没有先例,你要负责说服群臣的。刚好魏卿今天也来了,他现在是谏议大夫,你说服他他就能帮你在百官面前说话。”

李承乾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嗯,确实是他提出的,也该由他来说服群臣。

一个时辰后,目的地近在眼前,众人纷纷下了马车时,李承乾探着一颗小脑袋,看向了魏征的身影。其实,魏征是他不太熟的人之一。昨天两人互相见礼时,李承乾只记得他眉间刻痕深深,嘴角绷得很紧——和孔先生、陆先生一样,是他只敢远观却不敢亲近的模样。

魏征下马时,刚好看到一个狗狗祟祟的小人探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