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1 / 26)

秦溪直接付了定金,商议好第一批货什么时候来拉。

最后将村里每家的情况都看过一遍,心里有个大概的数,这才和螃蟹钟一起前往码头。

浩瀚无边的湛蓝海洋,一艘艘渔船驭着波浪缓缓向岸边靠近。

码头修建得很简单,就是水泥砌成的岸边,一条公路延至远处。

靠近的海船上空,盘旋着数只等待大快朵颐的海鸟。

岸边已经聚集了不少等待下货的工人,穿着塑胶连体衣,草帽围巾裹得相当严实。

海面反射的阳光紫外线使得常年在船上工作的人都非常黑。

最先靠近的渔船里并没有螃蟹钟的船,渔船体积都是比较小的那种,甲板上堆满了竹编箩筐。

“这几艘都是村里散户,他们用的还是最原始的捕捞方式,所以捕上来的鱼虾大多供应一些小餐馆。”

随着船只靠岸,地上工人们已经跃跃欲试。

工人们身后就是那些等着进货的商家,个个都惦着脚尖想看看今天究竟能买到什么好东西。

渔船停下,工人们放下大木板,就这么来来往往地往渔船上端了几十个框子下来。

框子一落地,就轮到商户们各凭本事去抢。

木板收回,渔船就立刻往后退去,将下货的位置让给其他渔船。

秦溪走到人堆里看了看,品种在上岸前就已经分好,那些小杂鱼和扇贝则全部挑出来放到了框子里。

就算有人问,船厂就是摆摆手告诉他们,想买去找二会村找专门买扇贝的几家买。

这是村里约定俗成的规矩,不抢老人们生意。

“你别说,村里的人还挺仁义。”

江柳燕颇为感慨。

秦溪笑:“江姐也讲义气,要不咱们怎么能一起合伙做买卖呢。”

回头看去,螃蟹钟满脸惊诧地望着她,整张脸都写着不可置信。

一问才知,原来他一直将两人当成了小两口,刚喝茶时心里还奇怪咋江柳燕咋是个闷葫芦。

开口才听出来,人家那可是妥妥的女同志。

“我老钟佩服。”螃蟹钟挑了个大拇指,对两位女同志竟然有如此胆色表示敬重:“要是看得上我老钟的螃蟹,两位老板就放一百二十个心,我一定保质保量。”

随着夕阳西下,钟老板的渔船终于靠岸。

一艘拖网船,一艘围网船,都属于吨位比较大的渔船。

码头上的散户早已离开,停在远处公路边的货车这时才缓缓开上港口。

随着一筐筐白色塑料筐抬上岸,数量和装备确实比刚才那些渔船要专业得多。

“随便端一筐梭子蟹过来,那边的兰花蟹也端过来。”

工人们端了两箱螃蟹过来放到秦溪面前,随即又赶忙回到渔船前忙碌起来

现场称重运走,流程迅速没有一点停顿。

框里的螃蟹不分公母,一筐

子全是个头差不多的大小,一打开盖子就拼命地往外爬来。

秦溪看完框子里的?,又走到那些等待运走的框子前看了看。

个头都很大,不愧螃蟹钟名号。

总得来说,秦溪非常满意这些螃蟹质量,比先前她们找的那几家渔船更正规而有效率。

“钟老板……”

秦溪回头。

两人当场就商议起订货具体细节。

不管大孩子还是小孩子都在旁边玩得不亦乐乎。

天色渐黑,二会村里渐渐亮起几盏摇曳灯火,码头上大灯将岸边照得亮如白昼。

渔船继续忙碌中,而且下完这批货,即将进行再次起航,黎明之前回港卸载第二批货。

秦溪他们在二会村待了一整夜,等清晨那批货到港看完后才启程返回广市。

此次合同签订了不同季节的两种主要蟹种和四种产量比较小的螃蟹

另外石斑鱼和大黄花鱼以及冷冻带鱼同样订购了些。

因为螃蟹钟平时里渔船的虾品种较少,秦溪就没订购虾。

螃蟹钟介绍三会村里有几家人专门开捕虾船,推荐秦溪到那几家去看看。

所以第二天一早,在螃蟹钟领路下,秦溪几人回城途中经过二会村就特意停留了下。

三会村离海远上那么一些,村里却要繁华得多,主路两边还有不少餐馆供路过的司机们停下吃口热饭。

秦溪几人停下,随便找了家小饭馆吃早点。

餐馆靠海,村里又全是捕鱼的,卖得粥和菜自然也都跟海鲜有关。

简单的烹饪方式,味道可圈可点,吃得完全就是个新鲜。

不过……孩子们连天来吃的都是海鲜,一看到白粥里又是虾,都没什么胃口。

“姨姨,我们什么时候回家?”

平平搅动着碗里的虾仁,半天都没有吃。

饭馆前台的老板娘看两个孩子都好像没怎么动筷,站起来好奇地问道:“咋?是大婶煮的海鲜粥不好吃?”

大姐听口音是北方人,不等秦溪几人做出反应,立刻就哈哈一笑:“看来是婶子的手艺还没学到家。”

“大姐的手艺很好,是孩子们这些天吃太多了……我们那没海。”秦溪歉意地跟老板娘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