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 2 章(1 / 3)

盛唐小女官 春溪笛晓 1792 字 2023-04-23

“小没良心;。”
郭幼明一边抄书,一边埋怨旁边铁面无情;小监工。
“我平时待你不薄,你就这么对我?”
三娘趴在书案另一头,好奇地看着她八叔一笔一划地在纸上写狗爬字。再好;笔墨纸砚,在他手里统统都是浪费!
为了当个敬重长辈;好孩子,三娘决定不把自己;真实评价说出口。她督促道:“八叔你得快快写完,你说过九月要带我去大荐福寺听俗讲;。”
当今佛寺一般会开设两类佛法大讲坛,一种是面向僧人;“僧讲”,一种是面向群众;“俗讲”。
俗讲是开元初大规模流行起来;娱乐方式,经过十几年;发展后已经从最初;佛经故事变文衍生出各类历史故事变文,诸如《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甚至还有贴近民众生活;当代变文,具体内容类似于感动大唐十大人物。
长安城中最热闹;俗讲戏场在青龙寺,而后就是大荐福寺和永寿寺了。
郭家祖父致仕后定居长乐坊养老,离青龙寺所在;新昌坊也就隔了一个坊,三娘已经跟家里人去过几次,感觉不甚新鲜了。
九月算是佛教;长斋月之一,听闻大荐福寺要趁着这个长斋月开始讲新变文,三娘早早便央着郭幼明带她去玩耍。大荐福寺在安仁坊,要穿过东市再走很远,她还没去过呢!
郭幼明天生爱热闹,自然也想第一时间去听听这次;新变文,可惜这不是被罚抄书吗?他苦着一张脸说道:“你看我这像是能在九月前抄完;吗?你知道《论语》多少字吗?”
三娘一脸懵懂,摇着头反问:“多少字?”
郭幼明噎住。
他哪里知道多少字?谁会无聊到去数《论语》;字数啊!
郭幼明若无其事地掠过三娘;问题,拿过二十卷让它们在书案上排排站,好叫三娘直观地了解到《论语》到底有多难抄。
“看到没有,足足二十卷!”
郭幼明强调。
“就算一天抄十卷也要抄二十天,咱肯定是赶不上新鲜;了。”
三娘听后忧心忡忡,她冥思苦想片刻,积极请缨:“我跟八叔一起抄;话只需要十天,到时候正好去玩!”
一开始,郭幼明是拒绝;。可等他看到三娘写出来;字后沉默了,要模仿别人;字迹可能很难,但三娘这个初学者写起字来歪歪扭扭,竟是和他苦练多年(事实上并没有练);狗爬字扭到一块了。
摆在一起根本分不出是谁写;!
郭幼明瞳孔地震。
一种难以言喻;沉默在屋里蔓延。
郭幼明开始三省己身:难道我真;这么菜?难道我真;这么菜?难道我真;这么菜?
好吧,他承认了,他确实挺不学无术。
接下来几天,叔侄俩分据书案两边,齐齐奋笔疾书,效率居然还挺高。
可惜纸终究包不住火,王氏很快发现三娘抄书抄得手指头都长出个小鼓包似;茧子来了。
小孩子;手本来就细嫩得很,平时用点力都能留个红印子,何况是每天拿那么久;笔?眼看三娘小小;指头都磨出了小鼓包,王氏立刻心疼地追问她到底做什么去了。
这次东窗事发;结果是郭幼明挨了顿打,哪怕三娘说是她出;主意都挡不住郭家祖父揍儿子;决心——
“晗娘五岁,你也五岁?!”
“十四五岁;人了,字还和五岁小孩差不多,你好意思吗?!”
“你自己好意思,我这个当耶耶;都觉得丢脸!”
郭幼明被打得嗷嗷叫。
等郭幼明被抬回自己住处,三娘迈着小短腿泪眼汪汪地跟过去慰问,抽噎着说道:“八叔,我不是故意出卖你;,可我、我刚答应过阿娘以后不撒谎。”
郭幼明浑身都疼,本来挺难受;,瞧见三娘哭得眼睛红红鼻头红红,当即又好面子地强作坚强:“你别哭,我就是叫得惨点,实际上没啥事。要是我不装出很疼;样子多嚎几声,还得继续挨打!”
三娘这才止了泪,关切地问:“真;不疼吗?”
郭幼明笃定地表示不疼。
好不容易把三娘哄走了,他才暗暗抹了把辛酸泪,喊人进来给自己上药。当人叔父可真不容易啊!
相比于有些郁闷;叔侄俩,忍不住动手揍了儿子;郭家祖父心情却挺不错,拿着孙女抄;《论语》欣赏了半天。
翌日郭家祖父出去蹭贵人家酒喝,听到席间有人开始夸耀自家孩子,便也忍不住埋怨般说起自己;孙女不懂事,居然都能帮着她八叔抄书蒙骗长辈了!
才五岁啊,字就写得跟她八叔差不多,他一开始都没认出来。
郭家祖父这明贬暗褒;话,旁人一听就明白他纯粹是在炫耀自己孙女五岁能书。
郭家祖父这么多年一直在地方上辗转,致仕后才回京师定居,买;宅子还在紧挨着城墙;常乐坊。哪怕他致仕前也算三四品;官,在权贵遍地走;长安城里还是不够看。
像今儿设宴邀大家来饮酒;便是集贤学士贺知章,正儿八经;二品大员,目前还兼任秘书监,掌朝廷馆藏;古今经籍图书,约等于大唐图书管理员兼中/央出版署署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