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视察车间(1 / 2)

() 周朝阳还是过江了。

江北制衣企业的规模,远远不如江南。

而且,江北的企业要保守一些,定制的设备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到货,他们连预付款都不肯付,宁肯用落后设备也不冒险。

从那时的整个经济环境来看,是越往北越保守的。

在南方商人已经意识到信誉重要的时候,北方依旧处于被三角债拖累,你欠我,我欠你,都缺少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的境地之中。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交易一方欠债。而讨债,就成了最头疼,也是最困难的事情了。

所以,到后来,北方的生意人给吓怕了,警惕性奇高,宁肯生意不做,也不许对方欠债,不见兔子不撒鹰。

张建国在江南的销售方式,是客户预订设备,要交百分之五十的预付款,然后剩下百分之五十,货到付款,或者走承兑汇票。

而国外公司则是见全款后发货,这样张建国得到的利润要高出十个百分点。

于是,张建国就把自己当年的余存资金全部拿出来,向国外全额付款。然后货物到港,他可以直接提货去客户那里安装。安装调试运行正常后,客户再把剩余的尾款还清。

到了北方,这个办法就行不通了。北方人要求见货付半款,到厂安装试车成功,再付另一半款。要不然,宁可不要这先进设备。

开始,在江北的业务十分难做。按照索尔顿公司的交货程序,几乎谈不成任何一笔业务。

张建国可不想让美美制衣在江北活下去。他把所有自己的资金和利润都拿出来,先从国外把设备运到北方的港口报关,然后再和北方的厂家谈业务。

果然,北方的企业接受他这个方案,他的业务也就一下子顺利起来,直接把美美制衣挤的没有生意好做了。

但他这种运作方式,也占用了自己大量的资金。他自己的现有资金全部投进去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大笔地向银行借贷了。

张建国紧锣密鼓在江北布置绞杀美美制衣的时候,姚远还是不怎么着急。

现在,美美制衣只是靠向老客户提供设备配件活着了,大部分工人都没了活干。

美美为了节省运作成本,就建议给没活干的工人们暂时放假。

姚远不干。

我们呕心沥血做这些年,培养这些技术工人容易吗?你把他们都放了假,他们没了收入,靠什么吃饭?他们不得出去找活干,再到其他企业去干啊?那将来我们有活的时候,他们还能回来吗?啊,我费心劳力把他们培养出来,最后便宜别人了,我这不赔本赚吆喝吗?不成!

再说了,一个企业,怎么才能有自己的凝聚力,怎么才能让员工衷心爱戴,愿意留在这里为企业服务?那就是要和所有员工同甘共苦!

企业好的时候用人家,企业不好了就把人家一脚踢出去,这是我姚大傻能干出来的事情吗?我姚大傻的企业,绝不干这种缺德事!有我一口吃的,就得有所有员工的!

这话听着挺感人。员工们也觉得他们老板真心不错,愿意继续留在这里,等着他们的老板再创辉煌。

可是,企业不创造利润,总是这样坐吃山空,早晚一天还是要没有饭吃啊?

美美是真不理解姚远要干什么?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差不多了,一个多月就掉了十五斤肉,倒是自动减肥成功,又变漂亮了。

看着小姨子一天天瘦下来,姚远知道,她快撑不住了。

这天上班,他就跟杜娟说:“走,今天什么也不干了,咱们去看看你美美姐,给她打打气。对了,顺便把你抗抗姐也叫上。”

杜娟自认了这位干哥哥,心里别扭了几天,可想想姚远也只能这么做了,自己也就想开了。

她总不能为了自己,对不住抗抗吧?人家抗抗可一直待她跟亲妹妹差不多的。

姚远那么大张旗鼓地搞正式仪式,认杜娟当妹妹,表面上看着一大堆理由。其实,姚远心里就一个理由,就是要让杜娟明白,他只能给她当哥哥,别再跟小慧似的,老是想法勾引他,他意志力没那么坚强。

杜娟是后来渐渐想明白这个问题的。想明白的时候,她已经习惯了给姚远当妹妹了。

听姚远要去美美制衣,杜娟就急着要通知美美,姚远却摆摆手,不让她告诉美美。他要和抗抗一起,给美美来个突然袭击。

到了美美制衣,姚远也没有去办公楼那边,而是和抗抗直接去了生产厂区。

厂区里早已没了过去机器轰鸣的红火劲儿,到处静悄悄的,只机加工房里,偶尔会传来一两台机床电机启动时发出的声响。铆焊和组装工房里,只有一两个工人,在干几件没完工的小活。

大部分工人们,都在工房里的更衣室里呆着,喝水聊天,打扑克下象棋。

因为没有活,工人也不计件开工资了,每天来上班,全勤可以拿一百块钱的保底工资。

这个工资,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略微比矿机的国企工人高一点,维持生活没有问题。但不来上班的话,这个工资也没有。

所以,尽管没有活,工人们也得照常上班。上班没事儿干,就只能自娱自乐了。

杜娟开着面包车在铆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