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是他们家祖传的骗术,他也多次跟赵小娥当笑话讲过。
你说这赵小娥,平时看着很精明,咋这么简单的骗术怎么就识不破呢?这怎么突然就变傻娘们儿了,三两下就叫人家给忽悠瘸了呢?
这女人吧,为了自己臭美,是啥当都肯上的。只要戳中了她急于变美的心态,这时候的女人的智商等于负数。别说天上掉馅饼,你就是说天上掉金元宝她都能信。要不说这世界上女人的钱最好挣呢!
赵雪群又摆事实又讲道理,嘴皮子磨破,费一晚上口舌,愣是没有劝的赵小娥改变主意,对着他又是撒娇又是耍赖,最终弄的赵雪群没了办法,答应当这个冤大头,给她把最后两次正骨的钱出了,这才做罢。
一九**年的春节,就在这城市里,赵小娥们的愚蠢犯错和苏春荣们的努力奋斗,以及赵雪群们的吃喝玩乐,还有姚远、抗抗们的事业发展中,不知不觉又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除夕之夜,姚远那个改造的,明清小楼组成的院子里,张灯结彩,鞭炮轰鸣,各种烟花不断飞向天空。
摇摇十三了,明年夏天就要上初中了,已经出落的有点大姑娘的样子了,再没有了小时候的笨头笨脑和倔犟,说话都知道害羞了。
这孩子随姚远,个高,这时候头都到她妈肩膀那儿了。
媛媛也上三年级了,这孩子比摇摇文静一些,跟她爹一样,喜欢有事憋在心里,学习却比摇摇要好许多,在班里每回考试,都是第一名。
其实,两个孩子都挺优秀,这也得益于抗抗的悉心教导,她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和热情,都放在了两个孩子身上。
蒋卫东的父母今年都过来过年了,这边过年热闹啊,姜姨又热情好客,盼着他们干脆就在这儿定居,守着儿子不走了呢,反正家里房子有的是,足够住。
但两个老人明白,远来是客,常住难免南北方风俗不一样,不是办法,只是推托家里还有卫东的弟妹,需要回去照顾。
美美让姜姨给说的,安分多了,再不敢守着蒋卫东父母吵蒋卫东,一家人看起来也就其乐融融了。
大家在院子里放完了焰火鞭炮,到北边的楼下客厅里,边喝酒守夜,边看联欢晚会。
姚远弄了个四十的大彩电,放在楼下客厅里,跟看小电影差不多了。
这一年,最好看的节目,恐怕就是赵丽蓉老太太的《英雄母亲的一天》了。浓郁的地方口音,幽默机智的应对,把一个弄虚作假习惯了的电视台记者,给衬托的无处遁形。
而姚远觉得,那个《招聘》的小品,却真真实实反应了当今这个年代的现实。
那小品说的是某公司为了应付业务单位,专去招聘能喝酒的。结果这些酒鬼笑话百出,反而把买卖给搞砸了。
辛辣的讽刺,可以引起人们深刻的反思。而那个可以创作许多深刻作品的时代,恐怕也随着这除夕的鞭炮声,一去不复返了。
这是富人们家里的除夕。
像苏春荣这样的穷人家里,春节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天黑之后,四合院里同样是鞭炮声不断,却没有张灯结彩。孩子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不断尖叫嬉闹。
屋里,除夕宴早已结束,父亲在中间堂屋里,坐在椅子上抽着烟,看着黑白电视。
那电视上伸出一根长长的镀铬天线,电视上雪花点越来越多,父亲就伸出手去,扶扶那根天线,这样雪花点就少一些。
看着电视的图像清楚些了,他把手缩回去。没一会儿工夫,雪花点又来了。他只好再伸出手去扶着。
堂屋田地上,母亲则和媳妇、苏春荣三个人一起围坐在小方桌跟前。小方桌上放了面板,大家赶包子皮包明天一天要吃的饺子。
母亲看父亲老去扶天线,忍不住就说:“你割二两肉挂天线上好不好,燥人不燥人啊?离春晚开始还早呢!”
媳妇就让婆婆一句话给逗乐了,抿着嘴想笑还不敢笑。
苏春荣倒没在意这些。她对这位嫂子和哥哥,都多少的有些成见。
自己现在挣的多了,平时可以给侄子买些好吃的,过年还能给侄子个包了几块钱的红包,哥嫂才对她好起来。
原先自己穷,上学没钱的时候,嫂子对自己爱理不搭的,就好像自己不该出现在这个家里,占了他们的资源一般。
哥哥原来人不错,自娶了这位嫂子,也变得势力起来,对她也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