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办法?” 耶律齐急忙问道。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如何让王宫全部都换上这样的瓷器和刺绣。 “大王,据悉汝阳尚未立国,但此番拿下襄阳之后应该不会太久,只要大王派出使团参加汝阳的立国盛典,届时汝阳国主肯定会给大王卖一个面子!” 大臣躬身。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从商贾手中买汝阳的瓷器很困难那不如直接去找汝阳之主。 也只有汝阳之主有可能卖出大批汝阳瓷器。 “派出庆贺使团?” 耶律齐一怔。 话说其他诸侯立国之时契丹并未有任何动作,若是只给汝阳派使团岂不说契丹和汝阳的关系非同一般? “大王,若是想要拿到大批瓷器唯有这一条路。” 大臣再道。 “那.....” 犹豫了片刻,耶律齐盯着几只瓷碗看了许久终于点头。 虽然汝阳很弱根本不配与契丹做平等邦交,但谁让汝阳的瓷器如此吸引人呢? “大王,那微臣这就去准备?” “嗯!既是庆贺使团那就再备一份贺礼,免得汝阳之主生出其他想法。” “是!” ......... 契丹这般打算,西边,吐蕃, 议事大殿,德赞听罢大臣可尔汗的禀报后,脸色阴沉,直到过了许久他才开口道, “哼,若不是这汝阳之主阴差阳错得了我吐蕃的三万套精良战甲,他们的汝阳军岂能一“一万敌七万?” 吐蕃自诩铁骑无敌,但听到汝阳的战绩后依旧被惊得不轻。 最后国主德赞硬生生地将功劳揽在了吐蕃战甲上,只有这般,心里才平衡一些。 “大王所言甚是!” 可尔汗急忙附和。 “对了,听闻义薄楼又重新在汝阳出现了?” 转身,德赞眼睛一眯。 若不是当初义薄楼从中作梗,吐蕃悄悄运送过去的三万套战甲岂能便宜汝阳之主? 别看现在吐蕃已经拿下陇西郡,版图东扩,但这远远不够。 故而,越想越觉得和义薄楼这笔账不能轻易就那么算了。 “启禀大王,据密探来报汝阳城内的确出现了义薄楼,但这个义薄楼是不是当初的那个义薄楼尚未可知唯有我们亲自到汝阳才能知晓。” 提到密探,可尔汗忍不住面露苦涩。 自从汝阳关建成,汝阳查得非常严,他们这些外邦人根本无法再进入汝阳。 这些消息都是从其他诸侯国中打听到的。 “亲自去汝阳?” 德赞摸了摸下巴,有些意动。 “大王,眼下汝阳立国在即,大王可派出庆贺使团名正言顺地前往汝阳。” 可尔汗心思一动,急忙道。 “派出庆贺使团?不错,这个想法不错.....” 德赞正愁如何去汝阳查探情况,一听当即点头。 庆贺使团名正言顺,至少能带百人进入汝阳,届时定能查清义薄楼的事顺便还能弄明白那三万套战甲到底是如何到汝阳之主手中的。 “大王,那微臣这就去准备?此番要去汝阳还需经过大燕之地。” 可尔汗躬身道。 “哼,区区大燕而已,给那安禄山支会一声便可。若是他胆敢为难,本王的吐蕃铁骑就会踏平长安城。” 提到安禄山,德赞的脸上闪过一丝轻蔑。 他现在忌惮的是凉州府的凉王李璿,李璿麾下有高仙芝和李光弼两路共计四十万大军。 若不是忌惮李璿,吐蕃大军早已东进! 安禄山驻守在秦州的二十万河朔大军还真没放在眼里。 "是,大王!" “等等,既是派遣庆贺使团那就准备一些贺礼,免得到时候被汝阳关刁难。” 就当可尔汗要退出大殿的时候德赞再叮嘱。 "是,大王!" ........ 与此同时,汝阳, 李默并不知晓契丹和吐蕃两大外邦要派遣使团的事,他正与曾夫子、丹丘生刚刚从汝阳书院归来。 今日,汝阳书院正式对外招募天下各路文士。 效果比想象的要好很多,短短半个时辰就有两百多位文士报名想要成为汝阳书院的一份子, 这两百多位文士大多来自洛阳和襄阳, 再过一段时间肯定还会有其他国都的文士来投。 “曾先生,户籍制度推行效果如何?” 回到议事大堂,李默问道。 这几日,襄阳那边的百姓、商贾已经陆陆续续地抵达了汝阳。 “主公,这户籍制度效果非常好,眼下汝阳境内已确定四十五万人口,再差五万汝阳就能满籍,到那个时候....再来汝阳的百姓就不会获得汝阳户口,而且他们也不会有任何说辞。要怪只能怪他们来得晚或是迟迟没有下决心。” 提到户口,曾夫子一脸佩服。 真不知自家主公是如何想到的,简直不要太完美。 “那就好!” 李默微不可查地松了一口气。 如此一来,襄阳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