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3 / 3)

不过两人心中所想大概还是有些分别 。

武媚娘想的是 , 她为女儿极力争取的权力 , 果然是对她最好的欢迎 。

而李治想的是 , 自阿菠的神情里足以看到 , 这确实是他们大唐最为忠诚的将领 。

她 / 他的决定并没有错 !

正是出于这样的愚法 , 李治甚至没去计较 , 在这出献俘大会里还被皇后增加了一个额外的环节 。

那就是让这些刚刚得到封赏的将领士卒在自顺天门退下之后再于长安城中绕行游街一圈 。

但这一次 , 并不只是走的那条朱雀大街 , 而是在城中兜了个方国 , 而后重新出城 , 将随行的亲兵暂时归入南衙府兵之中 。

按照皇后的说法就是 , 这象征着这些才打了胜仗回来的士卒可以随时再度整装备战 , 为我大唐边境的安定再立一功 。

不过若要李清月说的话一一阿娘懂我 !

这分明是来给她刷脸的 。

若是方才站在朱雀大街两侧还没瞧见她这个特别年轻的小将军 , 现在在其他地方也能看个清楚 。

天子的敦封诏令也在以一种飞快的速度向外传播 。

右武卫将军号 , 熊津大都督开府 , 等同亲王制度的食邑一干 , 都在昭告于长安城中的众人 , 当今天子对于这个能打胜仗的小女儿到底有多少优待 , 若是有些贤才自觉在其他地方混不出个名堂来 , 是不是能够直接往她这里找个前途 。

毕竟 , 她已不再只是用公主二字来定义身份的存在 !

再看看跟在她后头的那些亲卫 , 显然是武功之臣初具规模 , 该当扩展一下幕僚队伍了 。

“ 我猜若是还有哪家女郎能有我这等习武的癖好 , 又真练出了些身手 , 也应当会想来公主这里谋个前程 。“

李清月听到后头的阿史那卓云说道 。

「 那多好啊 , 这等人才在我这里自然是越多越好 。“

她朝着人群之中看去 , 还真在此刻对上了一双漂亮而果敢的眼普 , 像是对着她们所在的方向投来了一道羡慕的目光 。

但再看去的时候 , 她看到的已是一位妇人随同她身边高大的男子转头离开 , 很快消失在了李清月的视线之中 。

惊鸿一訾间 , 只够李清月辨认出 , 那男子所穿应当是隶属于左右武卫的官服 。

她不免生出了几分好奇之心 , 但想到反正在长安城的官员体系中找人 , 对如今的她来说已不算什么难事 , 她又先将目光收了回来 。

毕竟 , 她现在还有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呢 。

在重新策马回返皇城后 , 李清月脚步飞快地朝着延嘉殿奔去 。

甚至不等后头的侍从跟上她的脚步 , 她就已经快速穿过了各方宫室 , 越过了金水河桥 , 站在了延嘉殿的面前 。

守在殿外的皇后宫人当然不可能阻拦她的脚步 。

武媚娘才听到外头传来的响动 , 就已看到了一道还闪着金光银光的身影直接冲到了面前 。

她忍不住唱笑 :“ 你看看你 , 哪里还有个皇室贵宵的样子 , 头盔是摘了 , 但是连铭甲都不脱就直接冲过来 。 别人看了还当 …...“

当你这个做将军做大都督的不够稳重 。

可要李清月说的话 , 她都还没到十岁 , 又是在自己家里 , 那还要什么稳重嘛 。

眼见熟悉的脸就在面前 , 这又已不是那顺天门上需要她正儿八经做样子的地方 , 她一点不带犹豫地扑进了武媚娘的怀里 ,“ 阿娘 , 我愚死你啦 !“

她又仰起了脑袋 , 卖乖发问 :“ 您想不想我呀 ?“

作者有话要说 :

阿菀 : 知道什么叫做先发制人吗 ? 就是可能要被妈妈打的时候快速扑上去 。

阿武 ( 咬牙切齿 ) : 你甚至铭甲没脱 ! 我让太子把铭甲送你是这个意思吉 !

D 出自王勃 《 九成宫颂 》

王勃这个时期 , 绝对能被称为彩虹屁专家 ( 不是 )

他六岁神童 , 十二岁之后原本是学医去了 , 十六岁写出了 《 乾元殿颂 》, 提前几年写

个 《 顺天门献俘颂 》 也正常 。

他就是政治素养着实堪忧 。

问题不大 , 阿菀只是愚要个笔杆子而已 。

那个新角色要晚点才正面出场 , 这位夫人在历史上是真的有战功 , 而且得到单独嘉奖

的 。

晚上九点见 。 好像又快到加更了 , 明后天来加吧 , 今天这个内容实在是写不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