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3 / 3)

轨协助她将那封送回长安的奏报写完后 , 还有一封写给苏定方的信 。

倭国 、 新罗的动作和百济境内发生的变化 , 连带着她对拿下百济叛军后的军事

考虑 , 都被一字一句地写在了这封信中 。

而这封相对正式的军情往来 , 是她亲自写就的 。

所以当诏书抵达之前 , 苏定方对于百济那头的情况已基本知道了 。

他也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公主对于战局和人心的洞彻 。

百济战事的收尾本就是苏定方在无奈之下的选择 , 也对此颇有些遗憾 , 现如今公主已为他扫平了这个遗憾 , 比起寻常的战事获胜 , 还要让他有所触动 。

更让他倍感欣慰的是 , 公主在嬗下了百济这一战后并未对此有何骄狂的表现 ,

反而在信中说道一一

熊津若要支援高丽战事 , 必要北上攻破高丽山城 。

这座山城 , 最好不要是在上一次太宗皇帝征讨高丽之时已经打过的 , 比如那座

「 四面悬绝 , 只有西门可上 “ 的卑沙城 。

姑且不说此地已被攻破过一次 , 高丽人必定会提防敌军攀登悬崖 , 这也完全浪费了先定百济带来的地理优势 。

她会先行说服百济俘虏 , 尤其是将领为己所用 , 进而发挥出百济人山地作战的优势 。

至于具体要从哪个方向出兵 , 还需要看苏将军那头的行动 。 希望随时能在两方保持消息往来 , 以免延误战局 。

此外 , 为确保军粮充裕 , 除却在百济各州郡府库之中适度征发 , 必要的时候她可能会对新罗采取武力威胁 , 希望邢国公提前给出准允 。

当然 , 她会注意好两国交锋之中的分寸 , 不会直接将新罗给逼反的 。

孙仁师不太理解 , 为何苏将军看完了这封陈述战况和未来计划的信后 , 就对安定公主给出了绝高的评价 。

反正这种往来信件也完全可以由下属代笔完成 。

他只当这是苏将军对皇室公主的尊重 , 加上还有些再度发作的惜才之心 , 就像他在看到裴行俭的表现后 , 也对其器重有加 、 倾囊相授一样 , 到了年岁淅长的时候 ,

总会对小辈有些关切的 。

可当洛阳的诏书抵达营州前线 , 苏将军毫不犹豫地应允了这个水师调度后 , 这件事就和孙仁师休戚相关了 。

“ 其实来这里也挺好的 , 我们都不用继续在辽西滩涂里搭桥了 。 “ 孙仁师麾下兵曹参军小声说道 。

孙仁师朝着对方瞥了眼 , 见后头的士卒个个争相点头 , 没好气地说了一句 “ 好什么好 。“

那辽河作为如今大唐和高丽的分界线 , 上游水网纵横 , 下游泗海滩涂 , 就没一个正常地方 , 对于士卒来说确实挺难熬的 。

可他身为南衙十六卫之一 、 官居从三品的将军 , 忽然要听从一个八岁公主的调遮 , 而非在百战百胜的邢国公手底下任职 , 令他怎么都觉得有些牙酸 。

偏偏那前来迎接他的左骁卫将军刘仁愿 , 乃是与他同阶的从三品 , 却好像对于这屈居人下的状态毫不在乎 , 还兴致勃勃地问起了那册封之事 , 仿佛对于陛下的 “ 慧眼识人 “ 极为欣赏 。

孙仁师打断了他的话茬 , 正了正面色 , 在下意识端着做派的动作里也顺势看向了前方的泗泌山城 , 开口发问 :“ 公主眼下可在此城中 ?“

“ 不在 , “ 刘仁愿朝着这个很有 …... 孔雀做派的同僚看了一眼 ,“ 公主去看秋收了 , 你是在此地等上几日 , 还是一一 “

孙仁师当即应道 :“ 我也去吧 “

他非得看看 , 这位安定公主到底是何方神圣 !

作者有话要说 :

水师这位你最好斟酌一下自己的话应该怎么说 。 ( 举刀威胁 )

迟早让所有人都接受一下来自武皇和安定的铁拳教育 。

说起来 , 唐朝前期的名字里 , 真的有巨多在中间带一个 “ 仁 “ 字的 。

刘仁轨 , 刘仁愿 , 薛仁贵 , 狄仁杰 , 孙仁师 …...

晚上九点见 。 果然起院了 , 就只能写四干字了 , 噱嘿 , 晚上再多写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