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八十三章 换了皇帝(2 / 3)

神秘让我强大 木恒 2447 字 10个月前

果然,事情大变了。

“难道?”严世蕃也不是傻的,虽然他经常自以为是,领会错了父亲的意思,但这一次,却开始明白了。

“没错,大明的天塌了,以后这天就要换了,它以后不再姓朱,改姓仙了……”严嵩干脆利落地说了出来。

之所以这样干脆,无非就是他知道大祸临头。

好在那裕王似乎还知道他有用,没有立刻下令拿他。

只是很快就有一队士兵守住了严家内外,禁止任何人出入。

让他任何联络内外的手段,都无法用出来。

关键时刻,就要狠,不能顾忌这顾忌那。

顾忌多的人,最后都失败了。

顾忌少的人,虽然成功的也不多,但总有成功的可能。

随后的事情一目了然。

严嵩不能出来搞事,其他人自然早就苦严家和嘉靖久了。

新皇顺利登基。

一登基,就下令补发天下管员俸禄,而且还增发俸禄。

先对历年来的清水衙门,进行增补。

这些清水衙门出来的往往也是清流,掌握着言论的主导。

一时间,百官欢庆……

当然不敢明面上高兴,而是纷纷上奏章表示对新皇的忠诚。

同时停建各处宫殿大工,而是将钱用于赈灾和军饷。

就这几项措施,就得到了百官的支持。

当然赵涵知道,过分讨好百官,就会导致他们娇纵,他们就要开始作死了。

开始上下勾结,各种隐瞒,导致朝廷的钱收不上来,最后还要皇帝发内帑去弥补……

轮到从皇帝那里拿钱,那就是天下大乱不久了。

皇帝再怎么捞,也不可能支持多久。

随后登基之后,各种大小杂事,还是扔给内阁。

而赵涵的精力就用在搞番薯和玉米和育种、改良和推广上。

另外就是让张居正入内阁,开始搞考成法。

没有直接上来就玩清理土地。

因为没有考成,就没有愿意干活的官僚。

当然考成有很多弊端,比如为了完成任务,各种催逼百姓,但总比之前好的多。

而考成法,最后变得松弛,也是因为违背了百官自身的惰性……

皇帝自己也想偷懒,那就没人管了。

谁来负责考成?

其实只有事关自身利益的百姓才不会偷懒。

因为偷懒就活不下去……

只是这一点暂时还做不到那么快。

考成法的执行和落实,还有各种依据,只能先交给内阁和给事中,还有各地有名望者手中。

毕竟有清名者不一定好,但有恶名者,大部分是真坏。

因为这年头,那些恶名者其实根本不会掩盖。

就像那些藩王,哪个作恶会掩饰了?

大量侵吞民田,是个当地管员都知道的。

而赵涵对此根本没有功夫去管。

她专心研究番薯和玉米。

“这两者之所以高产,最大的问题就是玉米相对来说抗旱。”

“而番薯相对来说不占用各种好地。”

“其实它们相对于普通作物来说,高产性能并不是太强,毕竟以这年头的肥料和耕作情况来说,不能完全发挥出优势来。”

“抗干旱,少用水,能在烂地中活,而北方大部分地都是烂地和缺水的地,这才是最根本的。”少女直接说道。

赵涵点点头。

她也看过书。

知道这两种作物的淀粉产量,并不比小麦高到哪儿去。

如果真的非常非常高,后世为啥不是遍地地瓜和玉米?

它们自然也是有自己的弊端。

地瓜保存麻烦,玉米收割起来缓慢。

相反后世的主粮还是小麦和大米。

地瓜是救急,救荒用的粮食。

随后开始在少部分地方试验。

试验之后,开始逐渐推广。

尤其是在北方干旱的地方,在旱地里面推广玉米。

而推广番薯,则是在各种杂地里,田间地头,院落前后,乃至路边都可以种番薯。

番薯不挑地,这才是它最根本的好处,甚至花盆里都能种。

其实番薯真正产出的干物质,比主粮并多不了多少。

番薯浑身上下都能吃。

不像小麦水稻,叶子和茎杆基本不能吃。

番薯叶子和茎都可以当菜吃。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玩意既然能养猪,那就能给人吃。

这也是它的一大好处。

处处都能当菜来吃。

于是两人费了很大的力气,先从广东运来番薯和玉米作物,然后推广到。

先是在皇庄官田里面推广。

再通过商人传信的手段,在百姓家里推广。

百姓可以先种在自己家里头,田间地头,荒地野地里面。

他们没有惊动百官,也没有让它成为百官的功业。

一旦让百官沾手,那事情就麻烦大了。

好事变坏事。

把人家种的好好的地,变成番薯地。

两人只是在皇庄和藩王田里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