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1 / 3)

众人同时回过神来,齐齐望向宦官。

宦官定定神,行礼回道:“回禀公子,小臣未曾尝出区别。”

王贲重重抽了口气,目若铜铃。

他拱手朗声道:“陛下,请恕小臣失礼。”,紧接着王贲走上前去,取汤匙舀起一勺粥米尝了尝。

扑面而来的米香让王贲心中微动。

入口是满嘴的温润软糯,细腻丝滑,一口下去浑身都热乎起来了。

王贲喝过许多粟米粥,却同样有些惊讶到。他定定神,又取另一只汤匙舀起另一碗粟米粥——硬要说区别的话,这一碗的米油要少上一些,不过完全不影响粟米粥本身的味道。

王贲尝完以后,也是瞠目结舌。

他点了点两碗粟米粥:“一个是去年产的,一个是前年?不!大前年产的?”

王贲顿了顿,又脱口而出:“真的假的?”

始皇帝嬴政颔首道:“的确如此,扶苏也是大为吃惊,得到以后便第一时间送于朕这里。”

“据说去年十月产的粟米米油更丰厚点。”

“若是想要保存得时间更长,则需要去掉外层的糊粉,处理得更干净,相对米油也会少些。”嬴政点了点米油稍少些的那一碗,“就如同这碗这般。”

王贲龇牙咧嘴:“小的觉得尝不出啥区别。”

嬴政低低笑了声,他吩咐膳夫将粟米粥盛送于诸位大臣以后,自己也拿起一碗尝了口:“……诸卿觉得此物大量储存,能否做军需之粮?”

凡是尝过者皆是惊叹。

尤其是像右丞相王绾这般,还特意再去尝了尝周遭农人所献的陈粟米粥。

右丞相王绾动作一僵,定定地看着陈粟米粥。他眼圈微红,喃喃道:“此物若是长存也能保证如此品质,定然能在灾厄之年救一救天下黔首。”

所有人深以为然,纷纷赞叹。

廷尉李斯道:“陛下,扶苏公子能有此等发现,居功至伟啊!”

胡亥连连点头:“没错没错!”

嬴政心情也很不错,顺手敲了敲胡亥:“里面还有你的一份功劳。”

胡亥双手捧着粟米粥,忍不住歪歪头:“我的?”

他满脸莫名其妙:“我好端端坐在这里,哪里能在那边……啊。难道是周修和周稳寻觅到的?”

“周修和周稳?”

“大兄前去上郡以前我举荐给他的,他们都是周家屯的农人,经验丰富,全程参与过周家屯的建设。”胡亥认真解释道。

在场官员恍然大悟。

嬴政却是摇了摇头:“并不是——”

胡亥越发迷茫:“那是为何?”

嬴政哑然失笑:“在扶苏前去上郡时,你请扶苏帮忙为你寻觅各种作物植物的良种,对吗?”

【哦,我那是为了棉花——】

【哎?不会棉花没找到,先翻出了米脂小米叭?】

胡亥

眼睛睁得溜圆:“难道——”()

嬴政忍俊不禁:就如你想的那样,扶苏收集各种良种时发现此种粟米与咸阳城附近的粟米有所区别,而后询问当地农户才得知此事。

⑤本作者年糕粉丝汤提醒您《穿成胡亥后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当地农户人人皆知,却不以为奇特。”

“他们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故土,只以为天下的粟米皆是如此。”嬴政手指轻点着扶苏送回来的信件,微微一叹:“要不是因你所想,扶苏在那收集作物的话,恐怕此物还不知道要多少年后才能出现在人前。”

右丞相王绾震惊不已:“皆是命数!”

廷尉李斯附和道:“陛下教导有方,两位公子情同手足,情比金坚,这才能发现此物存在。”

在场朝臣纷纷开口。

众人一番商业吹捧,直将胡亥吹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嬴政欢喜之余,也越发严肃:“既然如此,越是得提防匈奴来袭。”

在场朝臣齐齐一肃。

要是知道上郡之地竟是有此等宝物,年年缺粮少食的匈奴不得和大秦拼了?

一时之间,群臣集思广益。

各种方法层出不穷不说,像是李信王贲者更是恨不得齐齐上前线将那匈奴痛揍一顿。

最后还是始皇帝止住众人议论:“此事便交由蒙毅蒙恬,我们继续往前出发。”

李信王贲齐齐遗憾。

东巡车队离开云梦泽,又离开衡山,朝着彭城的方向奔去。

比起前面的山林沼泽,这里地势平缓,路线宽和。一行人不必再搭建帐篷,沿途居于留亭,据说等到彭城附近还能住进行宫。

最重要的是,胡亥渐渐察觉到气氛上的变化。比起初入旧楚地时李信等将士的警戒防备,而如今众人虽依然保持警戒,但脸上常现笑容。

胡亥心生疑问:“诸位将士最近的心情格外好?”

章平揉揉鼻尖,很快给出答案:“回禀公子,听说楚……咳咳,此地有说书人在饭馆酒肆传唱秦师大战凶鳄之事。”

眼看美闻便天下,将士心情也是日渐变好。

胡亥眼前一亮:“原来还有说书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