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1 / 2)

纪昀这番话让胡亥大吃一惊。

他身体前倾,托着脸颊好奇道:“怎么说?怎么说?我也没在章台宫见过他们二人啊?”

纪昀笑道:“公子不知。”

他想了想胡亥先前的话语,而后说道:“小臣先从萧何曹参二人说起?”

胡亥连连点头:“快说快说。”

纪昀道:“萧何和曹参两人抵达咸阳城的次日,便被安排到御史署为从事。”

从事乃是僚属之职,类同门客。

将萧何曹参两人安排为从事,大约有查看教用之意。

果然下一秒,纪昀又道:“不出半月时间,两人竟是从各地郡县上发奏折中查出不少不合理处,更是查出有人勾结百越,为其提供武器之事。”

不愧是萧何!不愧是曹参!

胡亥听得兴起,嘴巴张得溜圆:“哇哦!”

从一统六国以后,始皇帝便有意征战百越。只是胡亥的横空出世,加上后面一系列发生的事务,让征战百越一拖再拖。

先前派遣到百越周遭的军队也是就地驻扎。

若是再拖个半年一年的,恐怕边境上都能多出几座新城。

“此事传到陛下案前。”

“同时御史中丞也是上书,愿亲自担保为两人举荐官职。”

胡亥连连点头:“难怪难怪……不过?”

他话锋一转:“光是这个,能让他们成为话题人物?”

除去通过学室为官,举荐为官吏或者立功为官吏都是常见的路子。萧何和曹参不会是头一个被举荐为官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就这,能成为咸阳城的话题人物?

没想到纪昀摇了摇头:“若是事情就到此为止,萧何曹参当然是无法成为话题人物的。”

胡亥:“哦?还有其他的?”

他换了个坐姿,示意纪昀赶紧往下说。

纪昀认认真真解释:“没想到两天之后陛下的确下了旨意,只是不是让两人任职,而是令两者前去少府处学习。”

萧何曹参乃是县御史举荐。

按照往昔惯例,理应进入御史署下学习并授予官职,更不用说御史中丞都上书了。

纪昀想想当时场景,忍不住摇摇头。

他忍俊不禁:“陛下话说出口,当场是哗然一片。冯御史都亲自出面,上少府处为下属寻公道。”

胡亥催促着:“然后呢?然后呢?”

纪昀笑道:“直到少府那表示是陛下圣旨,并非其意,这才让冯御史勉强息怒。据说他们还私下商量,少府承诺待两人学习过后定然会帮冯御史上书,给萧何曹参授职。”

“过了十日,少府的确上书了。”

“只是少府没帮冯御史说话,而是请陛下让两人留于少府任职。”

胡亥:“…………”

他惊得眼睛都溜圆了:“那冯御史不得抓狂?”

纪昀重重点头:“对啊!”

他忍不住笑出声:“冯御史得知此事,险些和少府在章台宫外打起来!”

胡亥赶紧提示纪昀往下说:“然后呢?然后呢?现在萧何和曹参到底是在何处?是去了少府那?还是回了御史那?”

纪昀摇了摇头:“都不是!”

即便胡亥知道萧何和曹参的能力,此刻也忍不住张大了嘴巴。他眼睛圆睁,结结巴巴道:“总不能还有第二个……地方吧?”

纪昀点了点头:“这次是治粟内史开口要的!”

治粟内史掌诸谷物、金玉之贮,相当于国库司库,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

胡亥哇的一声:“亲口要的?”

纪昀重重点头:“没错!治粟内史在章台宫上,称萧何和曹参更适合治粟内史处。”

“也不知道他到底说了什么。”

“反正到最后,陛下竟是同意了治粟内史的请求,令萧何曹参至治粟内史处办事。”

胡亥已经听得目瞪口呆。

偏偏纪昀还没有结束:“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紧接着治粟内史以后廷尉也开口要人了!”

胡亥瞠目结舌,久久回不过神。

他不可置信的反问道:“你说……李斯也开口要人了?”

纪昀颔首:“没错。”

他又补充道:“不过廷尉大人或许觉得一口气要两人不太好?因此他便提出选调萧何一人即可。”

胡亥呆若木鸡,脑袋里空白一片。

他重重抽了口凉气,喃喃自语:“李斯请萧何!?”

萧何原是沛县主吏掾,熟悉法令制度。

他二番五次拒绝朝廷的推荐,不愿入秦为官,其中便有认为秦朝苛法,与自己所思不同之故。待汉朝建立,他便提议废除无理的秦朝苛法,同时保留了维持社会秩序的法令制度,又根据秦律重新制定了汉律。

而李斯是谁?是秦朝以法治国的代表。

虽然近来他反驳的次数渐少,还依据始皇帝的要求改动了不少律法,但李斯依然还是坚定的法学派——说句不好听的,就像是杵在门口的门神似的,想改良律法者都得与他唇枪舌剑,战上百来回合。

胡亥恍恍惚惚,脸上带着些许不可置信的表情。他又惊奇地重复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