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1 / 2)

张良和宋叔逃出半里开外。

他们望着身后被重重包围的里巷,冷汗顺着额头涔涔而下。

只差一步,只差一步!

若是他们迟点出来寻觅熊郎,又或是停留在原地准备打听消息,恐怕现在他们两人都会被困在其中,成为瓮中之鳖,恐怕只有束手投降一条路。

卫士忙碌奔走,盔甲与武器的撞击声在巷道内回响,引来不少百姓的注意。眼看周遭住户纷纷推门而出,张良迅速拉着宋叔躲到屋檐下,借着阴影避开旁人的注意。

忙于吃瓜的百姓并未注意到两人。

他们纷纷聚集上前,凑在卫士组成的包围圈前议论:“这是怎么了?”

“好多人……”

“石头里的住户都被喊出来点名了!”

“啥情况啊……”

“好像抓到了通缉犯!”

“嗬!就是公告栏上张贴的那人吗?”

“对对对……!”

“那现在又是在做什么?”

“前两天不是抓到好些同党帮手?”

“卫士怀疑还有同党在周遭流窜,正要抓捕呢!”

张良竖耳倾听众人的话。

听到这里,他的心重重跳了两下:“走。”

再不走,恐怕还是会被注意到。

宋叔难掩担心,心中焦急:“那熊郎怎么办?”

张良摇了摇头,果断说道:“……我们先走!现在只能希望熊郎不要暴露自己身份,或许会被罚苦役,也终归有救出来的希望。若是……”

若是暴露他为楚国王室后人的事。

张良抿了抿嘴,不愿再继续往下继续说了。

宋叔张了张嘴,沉默不语。

他们两人迅速离开现场,匆匆向咸阳城外奔去。两人在城外村落上落了脚,连着几日到酒肆小馆内听人读念邸报——最终还是看到了最不想看到的答案。

“熊立,乃楚国王室之后也。”

“始皇帝平定楚国后不忍伤害,随黜为庶人,遣至田舍牧。未思其不感德反生怨,其偷偷潜入咸阳以欲刺陛下与公子,其心大凶戾,故与其同党皆枭首,包庇庇护者腰斩于市。”

张良和宋叔微微低头,神色黯然。

两人不得不坐在原地,避免被人发现他们的异常。

听到邸报的百姓议论纷纷:“嘶!又是刺客?”

有人怒而拍桌:“大胆楚人!竟是想要行刺大王!”

也有人目露担忧:“这是今年第二回了吧?”

更有人气愤难当:“话说怎么仅仅是枭首示众呢?要我说应该徒三族,为首者五马分尸才对!”

张良听不下去,双手紧握成拳。

旁边食客面露同意,齐齐附和:“就是就是!”

不过说话中也传出一道不同的声音:“要我说判为枭首已是重刑。”

张良微微一愣,侧

首看去。

说话者是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面对诸多人的目光他也不慌不忙:“熊立之罪乃是未遂之罪,是其亲口承认还是受刑逼迫得出结论?还是因其为楚国王室子嗣推敲而出?”

食客们面面相觑,目露警惕。

更有人蠢蠢欲动,看样子想是出门报官。

正当张良想要上前为其开脱时,只见男子掏出照身贴和符令:“我乃是沛县人,这回是送友人入咸阳,我弟受人举荐要入咸阳为官,你们爱举报就举报吧!”

他嘀嘀咕咕着:“刚好我还想举报呢。”

与男子坐在一起的另一人瞪圆了眼睛:“王兄,您举报什么?”

“说什么你?”

“沛县?那不就是以前楚国之地吗?”

“我看你怕不也是楚国余孽,同党之人吧?”

几名食客勃然大怒,纷纷开口叱道。

王郎一拍几案,腾身而起。他的目光落在先前叫嚣最响之人上,双手环抱胸前:“秦国平定六国,六国皆乃大秦子民,没想到这里居然还有人还企图分裂秦国,称陛下为大王,称普通百姓为楚人——呵呵。”

王郎言辞犀利,角度清奇。

刚刚反驳的几名食客腾地色变,冷汗直冒:“你,你胡说八道!”

王郎箕踞而坐:“这里所有人都听见了。”

看着他极其无礼的嚣张模样,几名食客的拳头都快捏紧了。带头那人眼睛一转,冷声说道:“你说什么,我可听不懂……我瞧你这外来人定然不是什么好东西!怕是借着送友去咸阳,实则——”

张良打断对方的话语:“我能作证。”

宋叔强忍住心头的震惊,错愕地看向张良。

就他们的身份,去官府那不是自投罗网?

张良心如擂鼓,面上却是没有丝毫变化。他直视先前叫嚣的食客:“我听见了,我能帮王郎作证。”

食客们的脸色忽青忽白忽红忽紫。

别说是举报这名叫王郎之人,又或是报官,几人更是站起身慌慌张张的走了。

王郎盘腿坐好,看向张良:“谢兄台相助。”

张良大大方方坐到王郎身边,拱手说道:“我乃是沛郡人,见不得他们这般欺负咱们外来者。”

王郎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