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1 / 3)

第六感再次拯救胡亥。

窥到兄长一人一言难尽的表情,他定了定神,勉强挽尊:“当然我最最最崇拜的还是阿父。”

公子高:“……阿父不在,你就不必说了。”

扶苏哭笑不得:“我还头一回知道,你竟是喜欢信陵君?”

胡亥摇摇头:“那倒不是。”

他双目闪闪放光:“除去信陵君外,我对孟尝君、平原君和春申君也很有兴趣的!”

战国四公子,谁能不向往?

胡亥想到这里,更是感叹一声:“恨不能早生百年——”

扶苏和公子高:“…………”

看着越说越起劲的胡亥,扶苏无奈得很:“我和高弟的意思是你又让张郎和陈郎负责改造李家屯,又让其妻教导孩童,不怕出现问题吗?”

胡亥毫不犹豫:“不怕。”

没等扶苏说话,他笑着解释:“信陵君早已去世多年,魏国也早已灭亡,天下皆是秦国,秦国便是天下,他们自然也是秦国的子民,又有什么好不放心的?”

胡亥扫了两人一眼:“我之前也说了嘛。”

他掰着手指头认真念叨:“若是百姓生活宽裕舒适,又有谁会愿意打仗生事?如今天下人都在写秦国的文字,都在说秦国的语言,书籍也会即将替代竹简……等到两三代过去恐怕无人再提及其余国家,皆是认定自己为秦国人。”

扶苏和公子高皆是沉默。

片刻以后,扶苏想到先前的学堂:“因此你才在周家屯内置办学堂,让男童女童皆来读书?”

想在秦国成为官吏通常有两种道路。

普通黔首通常都是加入军队,立功升爵,通常能至不更大夫已是令人欣羡无比,想要再往上走那简直是百里挑一,不!应该是千里乃至万里挑一的。

而比立军功相对能走得更远的则是入学室读书,成为学室子弟以后,只需通过学业考核便能成为官员,之前纪昀走的便是这条路子。

当然想要进入学室并不容易。

除去成绩优异,且得到里正县官推荐者能得到优待入学以外,大多数人想要进入学室不但需要查看父母长辈的官位爵位,而且还要收取高额费用,当然如果无法通过考核,所有费用也不会有退还。

这些条件意味着学室和黔首几乎毫无关系。

大部分的黔首终生仅仅认识少许几个字,一辈子也不会离开自己所处的村庄,更不用说进入学室乃至成为官吏。

若是胡亥真的培养出一些黔首。

当这些黔首进入学堂,乃至成为秦国底层的官员,他们还有谁会乐意回到六国的时代?

扶苏很快整理清楚思绪。

不过他很快皱起眉梢:“等等?那这些不应该在原本六国的地域执行才对吗?”

周家屯都是本本分分的老秦人。

他们根本不存在跟着六国余孽跑路反抗的可能性,更不必进行胡亥所说的操

作。

公子高也回过神来:“对哦。”

胡亥讪笑一声:“一来……阿父赏我的食邑就在这里,我起码得在这里实验一下嘛!一来老秦人辛辛苦苦这么多年,他们也应该先得到好处才对吧?”

扶苏愣了愣神:“…………的确。”

若是开始便在其余地域实施,老秦人哪里愿意?前门大开,后院着火,到时候无需六国余孽出手,老秦人也闹翻天。

胡亥最后又加上一句:“还有——”

他笑嘻嘻地补充道:“这不等我生辰的时候,阿父就会来参观的嘛!我这里只是做一个小小的演示,让阿父更有直观的感受!”

扶苏:“…………你还想得挺好的。”

胡亥双手叉腰:“那是当然的!”

与此同时,马车也驶入咸阳宫。

扶苏和公子高有说有笑的走下马车,正准备与胡亥告别时便看一行骑者奔驰而来。

下一秒,为首骑者转身朝着马车而来。

他双腿微微用力,急急拉住胯下骏马,似笑非笑的看着胡亥三人:“这不是大兄、高弟,还有……”

骑者的目光落在胡亥脸上:“胡弟?”

胡亥转身看去,兴致缺缺:“原来是一兄啊。”

高居于马背之上的正是公子将闾。

他一撑马背,轻盈落在地上:“你们这是从哪里回来?”

没等胡亥回答,公子高没好气地回答:“为什么要告诉你?你怎么不说说你去哪里了?”

出乎公子高意料的是,公子将闾竟是顺着他的话题回答道:“闹,你们看看,我是去狩猎了。”

三人抬眸看去,目光齐齐落在马背上。

每一匹马背上都挂着不少猎物——数量最多的是野兔,其次是野鸡、狐狸和獐子。

当然,这些都不是让公子将闾得意的原因。

胡亥目光移到最后面:“哇哦,一兄还打到了一只犀牛?”

秦汉时期,本土犀牛尚未灭绝。

其体型硕大,皮甲刀枪不入,肉质格外鲜美,因此是深受王公贵族们喜爱的动物。

唯一的问题是犀牛性猛。

想要抓到一只犀牛并不是容易事,更何况是在打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