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我即是王(2 / 3)

人人都爱马文才 祈祷君 2106 字 11个月前

接下来魏国要的可能就不仅仅是徐州,而是更多。

正因为如此,九卿都不愿眼睁睁看着萧衍“一时心软”而置梁国利益与不顾,毕竟萧衍对于亲情的重视犹如魔怔,也许真的能做出这种事来,只能趁着皇帝还未改变主意之前,尽快将萧综的身份坐实,让他再没有被利用的价值。

皇帝心中也清楚,唯有萧综再无利用价值才是对他最好的结果,没有利用价值,魏国才会对他放松警惕、才不会时时刻刻监视他的举动,也不会用他的性命安危威胁故国。

理智上全都明白,心里却犹自滴血。

皇帝的挣扎和百官的急切也让不少人嗅出了其中的异常,有些聪明人便退出了这场争论,选择冷眼旁观。

最后,皇帝还是忍痛选择了牺牲儿子,亲口否认了萧综的身份,并削除了他的爵位和封地。

因为吴妃“怀胎未足月而生子”,成了最大的替罪羊,被贬为普通宫人,就如她之前未侍奉萧衍一样。

只是大约出于对“旧人”的一点顾念,倒没让她去做什么杂务,也没有搬去和其他宫人同住,而是被勒令不准离开她的寝殿,实际上是被幽禁了。

这些纷纷扰扰和马文才都没有关系,大概是为了引起别人的警惕,萧衍也完全没有让马文才插手二皇子事情的样子,好似马文才和萧综之间毫无联系似的。

然而暗地里,来自同泰寺的金银财帛源源不断地被运进牛首山大营,成为马文才重建白袍骑的资本。

被马文才叫来牛首山大营的祝英台瞪大了眼,看着面前被码放的密密麻麻的铜器,虽不是金子,但因为数量惊人,依然让人震撼。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祝英台低声呢喃着小时候背过的诗文,手指从这些铜器上拂过。

“我今天才知道,原来皇帝支持佛寺是有原因的。这是全天下的铜都流入佛寺了吧?”

莫说祝英台,就连马文才一开始看到运来的东西时,都难以抑制的产生了某种眩晕感。

梁国缺铜天下皆知,即使坐拥数座铜矿,可因为皇帝主持建造了太多的寺庙,开采的数量还不够供奉佛寺里的佛像的。

由于缺铜,新建的佛寺里的佛器就没有佛像那么讲究,但架不住上行下效,信佛的人多,于是这些崇佛的达官贵人们纷纷捐出家中的铜器,用以熔作佛器,供奉佛祖。

铜作为铸造钱币的重要材料,一直被称为“赤金”,是可以作为高价值货币来流通的,皇帝三不五时赐下“赤金”给寺庙,做臣子的讨好皇帝,便也会跟着一起捐。

如此下来,整个大梁的铸币材料都紧缺,以往几朝高门豪族私铸钱币的事情极少发生,更多的使用实物来进行交易,也因为如此,从而刺激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得梁国很快便富庶起来。

全梁国的铜全涌入了寺庙,不是没有过反对的声音的,朝中有不少大臣曾经担忧过这种情况,还做过各种贬斥时政的文章,用来提醒皇帝要警醒这种“佞佛”的行为,然而并没有太大成效。

可到了现在,马文才还有什么不懂的?

说是梁国缺铜,连铸币的材料都没有,不得不用铁钱来缓解“钱荒”,可这些铜器哪里是流入了佛寺!

明明是暂存在佛寺里,成了皇帝的私库!

这便是皇权的力量,无需威逼利诱,只要掌握了那至高的权柄,自然会拥有四海、富甲天下。

骂名全由贪婪的僧人背了,陛下却还是那个一心向佛、简朴勤政的仁主。

“陛下意欲扩大白袍骑,但不能扶持的太过明显,虽赐下了这些铜器,却不能再多帮别的。”

祝英台性格跳脱单纯,但在“技术”上从来没让马文才失望过,马文才也有耐心对她细细说明。

“将这些铜器变成铜钱很麻烦,即使陛下给了我铸币监的官造模范,等铸成了铜钱,之后的交易也只能在私下进行。现在用铜钱是违反梁律的,少不得还要建立稳定安全的渠道,这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

“我能帮你什么?”

祝英台问的干脆。

“这些铜应当放了不少年头了,有些还是凡青,制成铜钱会有不少损耗,但我知道你肯定有法子。”

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铜器,马文才并没有掩盖眼中的那抹狂热。

“陛下希望我能练出七成同等重量、成色的铜钱,祝英台,若是你,能否增加数量?”

铜器大多是各种合金,古代很少有纯铜,但凡品质高点都是“紫金”、“赤金”的范畴,已经是“宝器”了。

听到马文才求助的那一刻,祝英台的脑子里就已经闪过了“cuso4+fe=cu+feso4”的化学式。

她预备着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所以,祝英台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

这么多年过去,她依然学不会稳重的性子,有时候还会说些乱七八糟谁也听不懂的话,可当她笑起来时,总有一种当世女子少有的潇洒气概。

人人都喜欢和祝英台这样的人相处,因为她是纯粹而真挚的。

就如同她所擅长的,将那些优秀的东西提纯,将那些不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