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 62 章(3 / 3)

乱红[娱乐圈] 酥薄月 2834 字 5个月前

然寒气未散。

燕绥随组又辗转了三座城市。

直到3月也转瞬即逝,金枝奖颁奖典礼近在眼前,他仍剩下差不多半个月的排戏。不算后续补拍镜头和后期录音需要的时间,燕绥想要彻底结束在《怒云之上》的工作,起码等要到4月下旬,如果期间再出点什么突发事故,到5月收工也不一定……

“这就是拍电影会遇到的事,没办法的。”

电视剧的统筹规划相对而言“靠谱”一点儿。

绝大多数演员都是一个档接着一个档来,不管谁耽误了点时间,影响的都是全剧组的进度。除开小成本的片子,电影的战线一向拉得长,越是大投资就越“拖拉”,攒局不易

,且拍且珍惜,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是一镜一镜精细地磨。

小燕老师短发回归,小脑袋瓜轻松了不少。

二人戴着帽子,稍作装扮就出门吃牛杂面,这会儿刚过饭点,老板娘坐在门口看店里的挂屏电视,播的是不知道第多少轮重播的《等你的城》。

画面里,庄母和两个女儿商讨庄渝的婚房贷款。

庄渝不想要姐姐们出钱,可庄母觉得他既养家又养老,担子实在太大,厚着脸皮让两个女儿一起凑凑,多少垫个几万出来,这钱砸到总价里连个声响都没有,可多少能替儿子减轻一点点压力。

庄大姐这些年攒了些私房,可她也有小家。

庄二姐单身惯了,她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十万八万或许不行,可三四万块钱还是能拿的,她也愿意出,不过是怕出多出少会让大姐有压力,准备先观望观望再做决定……

老板娘看得认真,旁边来了个大妈买牛杂。

一人分心挑,一人分心切,眼睛都瞟向屏幕。

“B市那地方房价可贵哦!”

“庄渝一个月赚那老多,还要姊妹凑钱啊?”

“凑几万块有什么用啊!”

买了牛杂,大妈走了,老板娘取下手套继续看。

只听见她嘀嘀咕咕的道:“四五万块不是钱呐?都可以买三头牛还多了……”

燕绥听着憋笑,他看了眼屏幕,又看向钟情。

“钟老师,他们算了,你还完房贷都快50了。”

钟情笑着摇了摇头,“吃饱没?”

燕绥摇头,“再看看呗!”他笑嘻嘻,目光狡黠,“说后面有个穿帮镜头,我要好好审判一下……”

二人慢悠悠吃着面,直到半集过去打广告才离开。

4月的傍晚,不热不冷,刚刚好。

回酒店的路上,燕绥买了支雪糕,想起去年夏天和奚风一起买过的三十多块的雪糕,他又忍不住发笑,“奚老师杀青完又得进组了,钟老师你呢?”

钟情摇头,“歇着,还早呢!”

他下一个项目《通天眼》已经换了编剧。

看起来很动荡的主创团队,其实已经因为钟情的金枝奖提名,完成了由里到外的配置大升级,投资和招商完全不用担心,现阶段在前期筹备上多花点时间,也好过开机之后一边烧钱一边做调整要好。

燕绥点头,“那就好。

晚间,蒋磬发来视频。

等他说了一大通工作安排后,又提了燕绥的事儿。

“咱们小燕老师现在是香饽饽,什么乱七八糟的项目带一嘴燕绥,加个‘拟邀’,好像已经尘埃落定了似的,张口就是要投资挑平台,最近警惕着点儿。”

钟情点头表示了解,又问道:“什么项目?”

蒋磬随手翻了翻备忘,“我瞧瞧啊,什么《遗失信号》,据说码了成章做编剧,不知道哪个营销号爆出来的,说是琥珀台下半年的大项目,预备做成分季分部的大IP,还信誓旦旦说起码还能凑出一个一线主演……”

钟情一听就反射性皱眉:什么跟什么啊?

“我听都没听过!”

蒋磬哈哈一笑,“这个名字改了,它从前叫《灯塔笔记》,你还说构架不错,但故事节奏拖沓,换个编剧可能有救。”

这么一说,钟情想起来了。

蒋磬听着他叹气的声音,也乐了,“我后来联系到了原作,版权时限还有不到一年,再不拍就得回收版权了,几年前的千万版权还是值钱的,可惜归可惜,但价格摆在这儿,要是咱们真自己买回来,其实也不值得……”

“所以这个项目现在是要溜燕绥儿?”

蒋磬嘿嘿一笑,“怎么不算呢?

这也是内娱玩儿烂的套路了。

真正的好饼,往往先要由资本内部瓜分完,再把那些边边角角放出去钓人。像这种看着还行、又能挑出不少毛病的,往往要靠一些手段“加工”一番,让当红炸子鸡来热饼、炒饼,这饼不就一下子香起来了?

“咱们小燕老师这架势,先不说抗不抗剧,但投资和招商是绝对扛得起来的。”

蒋磬报了一串名字,钟情心里有数。

但现在的问题是,燕绥压根没有收到邀约。

对此,蒋磬也不着急,“这项目现在问题大着呢,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开工。但据我所知,江沥那边在接触这个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