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1 / 2)

“太子的事,你怎么看?”

八贝勒张口便答道:“儿臣与太子两清,对太子没有意见。”

太子害他一回,他害太子一回,也算公平。

往前数,他挖太子墙角,给太子挖坑,但太子也没少对付他,甚至最先出手的人都不是他,他作为惠妃的养子,从小就不招太子待见,太子连孝懿皇后的养子都敢打,对他,那就更肆无忌惮了,太子都不屑自己动手,多的是马前卒为太子冲锋陷阵。

康熙却是不依不饶的问道:“太子连朕身边的人都敢收买,你对他没意见?”

“太子是储君,儿臣不敢有意见。”八贝勒厌烦和皇阿玛这样迂回试探,直接摆明自己的态度,“儿臣这样一副残躯,储君是谁,对于儿臣来说都是一样的,皇阿玛让谁是储君谁就是储君。儿臣只想皇阿玛能够长命百岁,庇佑儿臣,若儿臣能死在皇阿玛前头,那就更好了,儿臣连身后事都不用担忧了。”

“胡扯!”康熙呵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言生死便是不孝。朕当然想长命百岁,谁不想长命百岁,可朕亦不想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

亲儿子说这样的话简直是在剜他的心,可偏偏他能感受到老八此时此刻并没有在撒谎,说的全是心里话。

就算没有子嗣,也不应该颓废失望至此。

康熙本就为太子之事伤心费神,老八这样,他心中亦难受,甚至对老八有一种恨铁不成钢之感。

“你去年告假,朕想着你能好好放松放松,排解心中烦闷,但现在看来,你这两个月还是太闲了,才会胡思乱想。从明日起,由你来接替内务府总管一职。”

从进入乾清宫到现在,八贝勒脸上的表情终于变了,从平静到惊诧。

他当众曝光梁九功是太子的人,太子的毓庆宫到现在都还被人围着,他不是应该像上辈子的十三弟一样被皇阿玛弃之不理吗,怎么还升了。

从前他在礼部行走,但礼部毕竟有两位尚书,他是不能事事都插手的,既要好人缘那就得留有余地。

但总管一职是内务府的最高官职,内务府这个庞然大物所涉及到的权利其实并不比礼部小。

“儿臣遵旨。”

八贝勒应下,本应该走人,但看着放在腿边那道还没有盖上玉玺的圣旨,略作犹豫,还是开了口。

“儿子注定无后,爵位高低也就不重要了,儿子恳请皇阿玛,允儿子将从今以后积攒的功劳都算在额娘身上,额娘生儿子一场,儿子已不能让她含饴弄孙,只愿能让额娘不白生儿子一场。”

人身上的血脉连着两头,上是父母,下是子孙,没了一头,还有一头。

康熙冷哼了一声,“你若攒下天大的功劳,难道还要让朕册封良嫔为后吗?”

“儿臣不敢,额娘只要能做一宫之主,儿臣便心满意足了。”八贝勒老老实实的道。

额娘现在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宫之主,因为启祥宫中还有一位僖嫔娘娘,比额娘资历更深,所以额娘到现在住的也还是后殿而非前殿,额娘若要入主前殿,只有比僖嫔娘娘的位份更高才行。

康熙等了许久,都没等到老八的第二句话,良嫔不过是生了老八一场,他养了老八,教了老八,培养了老八,老八福晋是他赐的,府邸是他赐的,身上的爵位和官职都是他给的……如此恩情,怎么就不提如何报答呢。

老八从前是嘴最甜的,如今倒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退下吧。”

笨嘴拙舌,连个漂亮话都不会说了。

**

上元节,围在毓庆宫周围的侍卫终于散了,太子依旧是太子,太子党在朝中的几个重臣也没有被罢免,只是御前少了个太监梁九功,乾清宫里被清出去十多个人,内务府总管从太子的奶公凌普换成了八贝勒。

皇上并未下旨取消南巡,距离原定南巡出发的时间只剩下七日了,内务府和礼部、户部以及兵部都已经紧锣密鼓的安排起来了。

由于此次伴驾人数多,所以准备工作要比前几次南巡更多更难做,负责挑大梁的内务府更是忙了起来,但这不包括新上任的内务府总管。

八贝勒是做过内务府总管的,但那是上辈子的事儿,上辈子一废太子之后,他便做了几年的内务府总管,那时距离现在还不到两年,所以内务府的官员们在他这儿大都是熟面孔,内务府的运行机制他也是熟悉的,用起来自然是事半功倍。

他甚至能分得清楚这些官员里谁是皇阿玛的人,谁是太子的人,谁是大哥的人,谁将来会投靠四哥,谁是三哥那边的人,当然也有投靠了他的官员。

为了省事儿,八贝勒在布置任务的时候讨了巧,皇阿玛那部分有关安全的地方,比如食材的存放,车辆的检查……这些都交给皇阿玛的人来办,太子的人就负责太子的部分,大哥的人给大哥安排,三哥的人给三哥安排,他这边的人安排他和九弟……

一切有条不紊,直至南巡出发,中间都没出什么差错,内务府这边的效率远甚于礼部、户部和兵部。

御驾从紫禁城出发,先是坐马车,到了码头才换乘御舟,也是到了这会儿,自正月初一开始就没有出现在人前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