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有田在旁呵呵笑着:“这孩子有些怕生,人前都拿不出手,您二老别见怪,呵呵呵。”
陶氏板着脸看过去:“这是我的亲外孙女,说什么拿不出手的话,你要是平日多带她回来看我们,她怎么会怕生?”
麦穗听娘说得不客气,咬着嘴唇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她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过娘家了,不是不想回来,婆婆每次都有借口不许她回来。就连过年都是让吴有田一个人过来送年礼,连孩子都没让带。
麦穗在婆婆面前百依百顺惯了,婆婆说什么就是什么,硬生生拖到现在才有机会回来看看爹娘。
自古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闺女在人家家里,婆家人不让回来,是不能随便回娘家的,老两口即便再想闺女也是没有办法。
姚麦穗嫁到了十几里外闫家塘的老吴家,吴家家境比较殷实,丈夫吴有田上过几年私塾,是个识文断字的,如今跟着他爹做着倒腾粮食,棉花的生意。
当初两家结亲的时候姚家属于高攀了,吴家看上姚麦穗的相貌和品性,而姚家老两口看中的就是对方的家境比他们好得多,女婿又是个会做生意的,因此当年麦穗嫁过去的时候,老两口再三嘱咐闺女要贤惠体贴,孝敬公婆。
刚嫁过去那几年还好些,逢年过节总能回来那么几次,后来随着姚家的日子过得愈来愈拮据,吴家人便不大登门了,也不允许麦穗回来。
这次还是吴有田在外头跑生意的时候,听人说老丈人家最近好像发了,还开起了什么作坊,回去一说,吴家老两口这才叫儿子带着她们母女回来看看。
何氏跟刘氏一直对麦穗印象很好,两人一回来就上前热情招呼小姑子,包氏则打过招呼就在麦穗对面的炕沿坐下,眼神在炕上的三个人身上来来回回打量着。
“既回来了,好好上炕做着,爹跟娘可想你们了,常在我们跟前念叨呢,嫂子这去给你们做饭。”
何氏跟刘氏说着就起身准备去厨房,麦穗慌得急忙下炕,被陶氏一把拦住:“到家了,跟你嫂子还客气啥,好好坐着跟娘说话!”
何时跟刘氏也拦着不许她下炕,麦穗只好重新坐下,不好意思地冲包氏笑笑,包氏屁股都没动一下,只当没看见两个嫂子出去。
“这是果儿吧?长时间不见快长成大姑娘了,还是三嫂会养孩子。”
吴有田目光落在包氏娘俩身上嘿嘿笑道。
包氏抿嘴一笑没有跟他说话,果儿则声音脆脆地叫了声“姑姑、姑父”。
姚麦穗赶紧答应着,看着小姑娘身上崭新的樱桃红绣着花纹的细棉夹袄,鲜亮的颜色衬得一张小脸水灵灵的,一点没有乡下女孩儿的土气,麦穗越看越喜欢。
要说她这几个侄女相貌都不差,长得最好就要数果儿这个丫头了,如今快两年不见,越发出落得稀罕人了。
吴有田那双眼睛从进了屋子就四下来回打转个不停,从姚家人身上的穿戴,到炕桌上摆放的点心,再到姚老爹手上正抽着的黄铜旱烟袋,一看就是新买的上等东西,那上面竟然还有玉质的烟嘴,看来,外边传言岳家发起来的话竟是真的。
“早想着过来看看二老,跟麦穗说了几次带着孩子回来看看,可麦穗总放心不下家里头,这回还是我娘恼了,硬让我带她们娘儿俩回来看看的。”
吴有田嘿嘿笑着,似乎这么久不回来真是麦穗自己不愿意。
一屋子人默不作声,陶氏不屑地撇着嘴角,那吴家的老太婆是什么样人,当谁不知道咋地?她会好心主动叫麦穗回娘家?
见没人接他的话,吴有田也不介意,嘿嘿笑着转开话题,说起了外面听到的传闻。
“......真的开起绣工作坊了?这是好事,生意怎么样?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尽管说,我们吴家虽然生意做得不大,多少还有点经验,一家子亲戚,不用跟我们见外。”
吴有田常年做生意见多了世面的,一张嘴很是能说,渐渐地言语中开始试探姚家作坊赚钱的事,毕竟是自家女婿,老两口听着他的奉承话,脸上的表情渐渐好转了。
果儿笑嘻嘻打断他们的话:“姑父,你家是收棉花的?看来生意不咋样啊,要不这么冷的天,姑姑跟小草怎么连件厚棉袄都没有?”
果儿说完故意夸张地打量这吴有田身上穿着的厚棉袄,吴有田纵使脸皮再厚,这会儿也有些挂不住,嘴里支支吾吾说着含糊的话。
姚老爹低头只顾抽着旱烟不吭声,陶氏也冷下了脸,当然,他们不是对果儿,而是看不惯吴有田这副虚伪的做派,更心疼麦穗和小草。
吃饭的时候吴有田看着端上桌的几个菜,其中竟然有红焖肘子,酸菜炒肉,干蘑菇炖小鸡这样的肉菜,吴有田心里暗暗吃惊,看来姚家还真是发了。
待夹了几筷子肉吃进嘴里,心里更是吃惊不已,于是说出来的话更加好听,不要钱似的往外冒。
吃过饭,一家三口没有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