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终归上海(27)(2 / 3)

一家族里能接受教育的娇小姐,想让谁看书就让谁看书,不敢违背的。

可大家想法很好,从白利南路走到宝山路东方图书馆的时候,大家却都集体傻眼了——东方图书馆是商务印书局出资打造的印书局,五层的铜骨水泥大厦,容客量极大。

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图书馆门前,居然还能站一排人。

虽然往日宝山路人也多,却也不应该那么多啊?!

现在可是工作日啊!

像是意识到什么,班长问队伍最末尾的女生:“你们在干什么呀?”

“买书啊!”回答者是附近普通中学的学生,外语水平不足以支撑看懂原版书,听说出中文版后特地翘课来排队:“一层能买到《梦》。”

“那这一整条队伍?”

“自然都是在买《梦》的。”

商务印书局翻译《京阪梦》,《巴黎梦》,将它们合成同一本,书名单字《梦》。

这个[梦],可以指梦想,也可以指白日梦(野心),总之都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东西。

这是傅主编苦思多日后,和众编译决定的名字。

最终结果也如同这梦幻般的书名,像是一场绚丽又令人感动的梦——图书馆从开门起,一层销售间迎来络绎不绝的顾客,都是冲着黎觉予不同身份来的,有歌剧迷、时髦小姐太太、爱好者…一早上功夫,销售小姐就看到各种各样、往日里不会出现在图书馆的人物。

而且这种场面,在学生放学后达到顶峰。

有人买一本,有人买十本,哦吼,还有买一百本的人!

最后有人为抢书架上最后一本纯白封面,居然大打出手,搞得图书馆主负责人都顾不了楼上四层的维护工作,跑过来调节顾客情绪。

“做什么啊!”主负责人是位大腹便便中年大叔,见下属放任顾客打架后,气不打一处来:“书架上没有书,那就去大楼仓库拿啊!怎么那么不懂事!”

“不是啊,经理。”销售小姐扯过负责人的袖子,无奈解释:“全卖完了。”

“怎么可能!”

他一副“你在逗我吗”的表情:“这次印书局首印三万五千本,早晨有三万部送达中小书店,其余五千本放在图书馆售卖,怎么可能卖完呢?”

“是真的!”

看着门内门外急躁的顾客,销售小姐都快急哭了:“从早上开始联系仓库加架十五次,现在仓库一本都不剩了!”

听到这话,经理第一反应低头看仓库和图书馆交接记录,上头的确画满了十五次横杠,证明一天内仓库运货、上架十五次,也真的卖掉五千本图书…

还没等工作人员讨论出结果,门外就有顾客在鬼吼乱叫了:“怎么那么慢!”

“都排了半个时辰了,还没有人来补货!”

“今天买不到,我就不走了!”

…销售小姐无奈回望经理,眼神中充满绝望,一副“我搞不定了”的表情。

“记住要限购啊!一人只能买一本…”声音越发渺小,主负责人跑路飞快。

哪怕员工高呼“经理!经理!”,都没办法挽留他。

救命啊!收银台工作人员还想用员工价留下几本《梦》,按现在情况看来,就算她们是印书局员工,估计也买不到一本书了。

这都得怪印书局!

既然知道作者如此出名,为什么不印五万本呢!

现在好了,上海最大图书馆尚且如此,分散上海随处可见的小书店就更不用说了。

经理想要回收书籍的计划是注定不能实现了——上海不缺闲人,更不缺有钱人。买不到书,她们就会让奴仆们跑遍上海,怎么也得比别人更快弄上一本。

一夜之间,黎觉予的竟然成为时髦品。

一夜之间,全上海都是《梦》的一抹纯白。

在卡尔登影戏院专心准备歌剧舞台的黎昭,强迫自己不去关注黎觉予的成绩,独自对着窗台无数次高歌练习——她有戏曲基础,临时转行不算吃力。

最重要的是:既然黎觉予可以,那她也可以!

事到如今,两人差距已越拉越大,与其紧盯别人,倒不如好好发展自己。

黎昭是这么想的。

然而她想要努力,她的学校朋友们却对她全是不满——《民国日报》公开表演黎觉予的妆容和打扮,用[上海之最],[大小姐榜样]等词汇去描述黎觉予。

导致现在人人都效仿她,有钱的找定制,有渠道的便去彩妆沙龙消费。

如果谁缺少那几样时髦的[黎觉予样式],可能还会被笑说“土老帽”。

于是那几个开业当天被黎昭劝回的同学,现在都快呕血了。本来她们应该是最风光的,现在反而是被嘲笑的一员。

她们不会记恨[标杆]黎觉予,便将这一笔记到黎昭身上。

然而这样的情况,在卡尔登影戏院同样上演着…

本来还在专心练习的黎昭,不可置信地冲到后台角落,看到那几个“好姐妹”凑在一起。

她走上前,粗鲁地推开其中一个。

“黎昭!”被推的人当场翻脸了:“你推我干什么啊!你什么意思啊!”

“我说票怎么卖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