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击占领大片奥地利粮食出产丰饶的地区,就粮于敌。
七月是夏收的季节,其意义不言自明。
真的指望政府组织数10万民夫向前线运送粮食,崎区而危险的山区道路就是无法逾越的巨大障碍。
这年月,山区道路也仅仅是马车勉强能够通行的崎区小道,指望靠着它供应40多万大军作战后勤所需,纯属异想天开。
更多的是士兵随身携带的弹药和粮食,以及军队辎重马车运输过去的物资,撑两周时间恐怕危险,差不多10天就到头了。
奥尔登堡公爵是个资深的容克军事大贵族,他仔细斟酌后说道;“毛奇将军,您能够确定溃逃的邦国没有留守山脉险隘吗?”
“确实如此,从前线兵团传来的消息显示。即便有少数留守兵力,也无法阻止我主力兵团前进的脚步。”
“那也就是说,山区里确实有残留的军队驻守,虽然数量并不多。”
“尊贵的公爵阁下,截止目前为止;我深信奥军班尼迪亲王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重要性,没有派遣兵力驻守山脉城堡和险隘。这是我们最大的机会,,一定要牢牢抓住,万一错失……会将战争拖入更长时间的僵持。”
“但我们不能太过冒险,将整个国家的命运孤注一掷。毛奇将军,别忘了法国皇帝拿破仑指挥的着名奥斯特里兹战役,就是对付分兵进击的奥地利和沙皇军队的经典战例。”
奥斯特里兹战役是1803年,法国皇帝拿破仑针对第3次反法同盟中奥地利和沙俄主力,指挥法军各个击破而赢得的一场彻头彻尾的大胜。
分兵意味着风险极大,若是奥军抓住了分兵的时机各个击破,普军将会陷入极为艰难的处境。
因为山脉阻隔,三大兵团主力不能够协同作战,奥军无论是面对易北河兵团和第一兵团,抑或第二兵团,都将占据兵力的优势和地理优势。
到时候,谁包围谁那可就是两说了。
顺着山谷出击的普军还有一个巨大的劣势,那就是奥军一旦察觉普军的作战意图,派出兵团主力堵住山口处,那可就真完蛋了。
普军局限于狭窄的山谷通道,不能够集合足够宽广的正面迎敌,只能添油战术的送人头,那战斗力再强悍也无法发挥出来,就真的陷入死局中了。
奥尔登堡公爵说的这些话,也是威廉国王心中的担忧。
你不可能寄希望于奥地利大军统帅是个傻子,任凭普军参谋总部摆布。
在考虑巨大收益的同时,应该要考虑到巨大的风险,一旦战败了怎么办?
而这正是威廉国王踌躇难决的地方,做决定容易,但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让他不得不仔细掂量。
秉承着容克军事贵族的传统,威廉国王9岁就在军营里厮混,在年轻时有“霰弹亲王”的称呼,对于军事指挥谙熟于心,所以在决定国家命运的重大关节上尤其慎重。
他久久不语,指挥部里凝重的气氛让人窒息。
俾斯麦首相等会儿儿,忍不住插口说道;
“尊贵的陛下;
还记得1859年的时候,我在大唐帝国担任大使,面对持续数年的美国南北战争,大唐帝国已经做好了全面的插手战争准备。
只待时机成熟,便联合南方悍然发动了对于美利坚合众国的全面战争。
我本人非常钦佩大唐帝国皇帝李察强硬的手腕,宛若野狼般敏锐的战争嗅觉,更钦佩他敢于在南方政府面临全面战败危机的当口,毅然决定出手。
您也看到了
大唐帝国因此获得了美利坚联盟国永恒的友谊,也因此收获了巨大的战争红利,真正奠定了北美霸主地位。
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十拿九稳才投入,风险越大收益就越大,古今皆然。
我不敢说班尼迪亲王会不会分兵把守山脉险隘,会不会堵住山谷出口而置我军于巨大危险之中。
但是我深信普军强悍的战斗力和旺盛斗志,深信数十年来的苦心经营不会白费,深信法国皇帝拿破仑那样的军事天才不是遍地都是,愿主保佑德意志!”
威廉国王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宰相俾斯麦,从他的眼中看到了旺盛的斗志,这也激起了威廉国王心中的一团火焰,他怎么能甘心战争拖入长期僵持?
现在的情况是普鲁士军队必须翻越山脉,才能够深入到奥地利帝国腹地,去打击秉承着“防御为首”理念的奥地利帝国军团主力。
奥地利人这么做不奇怪,他们是在等待其他欧洲列强参与进来,才会发动全面的大反击。
俄国人肯定是不能指望了,尼古拉一世就是被他的好兄弟奥皇弗兰茨-约瑟夫气得脑血崩裂而死。如今尸骨未寒,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怎么可能派兵救援奥地利帝国?
问题在于;
只要把战争拖延下去,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一定会派兵干预,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对此有十成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