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老三也很想知道,不沾亲不带故,人家凭什么教他们。
“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段老三问。
梁好运:“想什么美事呢?先拿下北方市场再说吧。”
张跃民闻言笑了:“北方市场还得以黄河为界。以长江为界,足够他俩奋斗二十年。”
“没你这么挤兑人的。”刘向东忍不住说。
梁好运道:“我给你算一笔账,按照上次人口普查,咱们国家十一亿,就算一年一亿人次,一瓶赚一毛,多少钱?”
“一,一千万?”刘向东试探着问。
梁好运没回答:“我指的是一亿人次。可能一千万人就能达到。一千万人口什么概念?”
段老三算算,难以置信地问:“也就一个帝都市?”
“是呀。只是卖水,帝都市垄断一年就能赚一千万。跃民说以黄河为界还夸张?以长江为界是挤兑你们吗?”梁好运问刘向东。
刘向东老老实实摇头:“不是。”停顿一下,忍不住说:“难怪你总说三分天下。三分天下,只是卖水,一年就能赚几千万啊。”
几千万啊。他这辈子都没敢想这么多钱。
“所以你俩公司的事安排好就赶紧去。人家才不怕你们抢生意。”梁好运半真半假地说出来,俩人信以为真。吃饱喝足,就谁回谁家。
到家自是受到英雄般礼遇。两人的邻居也以他俩为荣,亲戚更是逢人就问:“早几天的《新闻联播》看了没?有我亲戚,上电视了,还跟大领导握手呢。”
梁好运到公司,也有不少人问:“段总和刘总回来了没?”
段总和刘总到家都没说实话,直言灾区遇到的人建议他们去草原上办厂。
受灾群众肯定没心情跟他们说这些。救灾官兵也没空,也不懂生意上的事。段老三和刘向东的妻子误以为那个人是某位领导。
领导都这样说,自然得支持。
没几天,两人就提着行李抵达申城。
段老三来过几次,路过证券中心,还跟刘向东显摆,“我和跃民以前就在那儿弄股票。”
“你还好意思说?”刘向东瞪他一眼,“赚了钱都不告诉我。”
段老三:“不敢啊。风险太大。跃民没敢让好运知道,我没敢让我媳妇知道。何况你还跟我们说,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当时告诉你,你还不得立马告诉好运。”
出租车司机忍不住问:“你们不是来买股票的吧?”
段老三:“不是。”
司机:“不是就好。那东西风险非常大。早几年有段时间这条路上,天天都能看到殡仪馆的车。”
“不会吧?”刘向东不信。
司机道:“真的。我有个朋友的亲戚看人家买股票赚钱,他借钱买的,买到手就跌了。后来越跌越狠,卖不出去没钱还吓跑了,到现在都没敢归家。”
“怎么还卖不出去?”刘向东奇怪。
段老三:“股票那东西不是卖给国家,也不是卖给机构。假如你买,我才能卖出去。跌的狠,没人接手,只能砸手里。”
刘向东明白:“降价也没人要?”
段老三:“谁敢?万一更低?”
刘向东点头:“是我也不敢。哎,你说咱们能行吗?”
段老三给他一肘子,示意有外人在。
刘向东欲盖弥彰地来了句:“问你也是白问。”
到达目的地,俩人付了车钱,站在牛奶公司门口,驻足不前。
刘向东让段老三先走,段老三让刘向东先走。俩人推推搡搡磨磨唧唧,招来了门卫。
门卫问他俩啥事。两人不好再装哑巴,直言找他们厂长。
俩人西装革履,一副成功人士打扮,搞得跟这个年代的归国华侨似的。门卫立即请他俩进去,然后给厂长办公室打电话。
不消片刻,从厂区里出来一个男人,三十来岁的样子。
申城的牛奶厂乃国营企业。国营单位领导在刘向东和段老三印象里,最年轻也得四十岁。两人互相看看,都看出彼此眼中的不确定。
门卫给出答案:“这是我们厂长秘书。崔秘书,就是他们找厂长。”
段老□□应快一点,伸出手:“您好,崔秘书。”
“你是?”
段老三:“我叫段海军,帝都来的。”
“我是刘向东。”刘向东也赶紧伸手,“您好,崔秘书。”
崔秘书微微皱眉,“我是不是在哪儿见过你?”
可是他这辈子还没去过帝都,上那儿见。
“你以前是不是来过申城?”崔秘书奇怪,“名字也像在哪儿听过。”
刘向东和段老三相视一眼,难道他也看过《新闻联播》。
段老三试探着问:“是不是电视上?”
“电视上?”崔秘书想问,你是名人?福至心灵,“你,你是那个向东批发市场的刘向东?!”
刘向东脱口道:“你也知道?”
“知道。”电视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