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这个时代的好片标准(1 / 2)

重回80当大佬 浙东匹夫 1706 字 2024-01-09

沪江电影制片厂,某一间萧穗托关系借来的小放映室里。刚刚结束了在咖啡馆会谈后的一行人,在这儿刷了一部样片。

顾骜和萧穗是看门道,其他人就纯粹是下午茶后的休息消遣。

“啪~”

“哒呀啦~哒呀啦啦啦*12……”

随着灯光打开,音响里也传出悠扬的片尾曲。

荧幕上放映的,正是八个月前引进国内、如今红得发紫的曰本电影——高仓健的《追捕》。

国内对曰本文化产品的开放,始于1978年11月。12月份时,《追捕》有幸成为了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78年引进国内的电影,也算是那个时代最火的引进片。

该片由沪江电影制片厂下属的译制片部门翻译引进,也就是萧穗母亲所在的单位。

这部电影真正大规模公映,已经是79年春节之后了,而二三线城市传播就更慢了,如今还依然霸榜了“今年最火电影”的位置,丝毫不肯给后面的小弟腾腾位置。

一言以蔽之,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很难想像79年时这部片子在国内有多火。

顾骜在京城的时候,其实已经抽时间陪女同学去看过了,如今算是二刷。

当他数月前知道马风搞了翻译社、想做这门生意时,他也扼腕叹息过:

要是自己立功受赏、建立自己势力的时间再早上那么半年,他绝对要把这部片子的译制工作抢到手。最好在发行过程中再淘一些可能的外包活,如今还不是能在“娱乐圈”立起一些江湖地位?

不过也只能是想想了,那时他连阿尔巴尼亚都还没去过,也没写出《勿谓言之不预也》,更没有后续一堆外事功劳和资金支持,弄这些完全是妄想。

而萧穗最近可是刷了这部电影好多遍——自从她结束高考,到了沪江住之后,凡是母亲厂子里有样片的曰本片,她基本上都刷了一遍。

随着放映结束,萧穗优雅地起身,转了半圈斜倚在前面一排的椅背上,看着顾骜。

她手上也抽了一页文件,摆在顾骜眼前。

上面赫然是《首届(78年)曰本电影学院奖》和《第50届(76年)曰本电影旬报大奖评选》的名单和点评经过,从日语翻译过来的。

“知道我为什么请你们再来刷一次这个片子么?”萧穗知性地问。

顾骜:“因为这部片子好看?你想教我怎么判断什么电影值得引进?”

萧穗捋了一下长长的秀发:“笼统来说,你这么概括也没错。你既然要做这门生意,就要知道制片厂的‘编辑’们如何鉴定一部外国片的好坏、是否有商业价值。”

说到这儿,萧穗一扭头,转向其他四个同伴,问道:“你们觉得《追捕》算是同期曰本最好的电影么?”

“应该是吧,都这么好看了。”闻莺第一个表态。

马风比她精明些,缜密地说:“我们没看过其他曰本片,只有这个选择,不好说啊。”

顾敏和杨信也表达了与马风类似的观点。

“行,那我给你们看一些剪辑集锦,都是当年的其他曰本片。”萧穗也不废话,立刻换了带子——

在沪江电影制片厂,即使是未引进的曰本片,也有至少几百部的拷贝放在那儿。因为这些都是曰本同行送来给大家鉴赏的样品,只要不流传出去大规模公映或者翻录盗版,电影厂本身的员工和家属想怎么看都没问题。

真打算买了,才会正式谈版权。

半小时后,萧穗放了将近10部同年曰本高口碑影片的片花集锦。

这次几乎所有人都说,还是《追捕》最好看。

但顾骜手上的那一页文件,却显示《追捕》在两年前的曰本,只被评为最佳电影的前20名而已,国内票房也只是小赚。

即使是细分到“黑榜警匪谍战片”这个门类下,也才勉强挤进前五提名,但绝对不是当年的最佳黑榜警匪片。

顾骜前世也没关心过这些历史问题,如今要临场分析,自然不可能很专业。

他粗略地判断:“难道是因为我们刚刚打开国门,所以不管来什么外国片,大家都觉得好看?或者说,一块板砖都能飞上天?”

“有这方面的因素,但认识还不够深。”萧穗话锋一转,启发性地反问道,“你觉得,《溪山行旅图》和《清明上河图》哪个艺术价值高?哪个考古价值高?”

被这么一问,哪怕顾骜前世是工科生,也瞬间秒懂。

“我懂了!你想说,《追捕》就是曰本电影界的《清明上河图》,虽然艺术价值很低,剧情也不合理。但堆砌的‘炫耀’点足够多。很适合外国人用最高的表达浓度看清曰本的发展。”

而其他几个同学还没反应过来——主要也是这个时代缺乏美术教育,他们只知道《清明上河图》这个名字,却不知道其艺术地位其实不高。

顾骜便解释道:“你们这么想好了,在国画里面,艺术价值高的,肯定得是人物,至少也是山水花鸟。而建筑画是很low的,是‘界画’。

也就是那种用圆规和尺子辅助画出来的画,相当于现在的工程设计图,精确或许很精确,但艺术造诣绝对辣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