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2 / 2)

寒门状元 天子 1774 字 2024-01-07

教儿子的方法不赞同,但事情轮到她自己身上,她又感觉非常有必要。媳妇总有熬成婆的时候,等真正站在同一个角度上去看待问题时,才知道需要的是什么。

惠娘笑道:“原来姐姐不是故意跟孩子置气,只是想好好管教未来儿媳妇,姐姐倒也用心良苦。”

周氏摇头一叹:“这丫头,从进门以来就很乖巧听话,我都当她是女儿一样,换作以前,我哪里舍得打她?”

……

……

沈溪按照请帖约定的地点,到了城南一家茶楼,正好是沈溪第一次见苏通的地方。

茶楼地处汀江之畔,平日风景不错,但如今已是寒冬腊月,四下一望处处枯黄,满目凋零,没什么景致可言。

沈溪来得有些早,让苏通非常惊讶:“沈老弟,为兄还怕你不来呢。”

苏通亲自陪沈溪上楼,因为外面寒风阵阵,窗户都没打开,二人特别选了个靠里面的位子坐下,苏通正要跟沈溪说什么,这时候又有人来,苏通连忙过去招待,让沈溪“自便”。

茶楼不是很大,沈溪往四下看了看,很多位子空着,但少有像他这样独处一桌的,要么是找朋友同坐,要么是临时凑搭子正好顺带结识。

但就算沈溪这边只有他一个人,而且谁都认识大名鼎鼎的本届府试案首沈溪,可就是没一个人过来搭茬。

最后却是许久不见的吴省瑜上楼来,在沈溪这一桌坐下。

几个月不见,吴省瑜出落得越发仪表堂堂,更像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公子哥,身高也更近似于成年人。

而沈溪这半年下来,仍旧是个低矮的少年,没见长高多少。

“沈公子,久违了。”

吴省瑜很客气,对沈溪行礼问候。

沈溪回了礼,他感觉跟吴省瑜同坐有些尴尬。若是同住府城,彼此还可以讨论一下刚结束的月考的内容,但与府城这边需要府学出题不同,汀州府下面各县的童生都是在县学考试,吴省瑜便是在清流县儒学署领的考题,二人之间连个可以讨论的话题都没有。

倒是吴省瑜先搭话:“沈公子于府试时作诗一首,在下回去之后仔细研读,颇觉精妙绝伦。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确是道尽我读书人寒窗数十载之艰辛。不知沈公子,这两句诗可有补全?”

沈溪摇摇头道:“随兴而作,并未有心补全。”

吴省瑜叹道:“这么好的诗词,却只是断句,可惜,可惜了啊。就算别人有心补全,也终究非出自沈公子之语。”

沈溪听吴省瑜的意思,是想他把这两句诗补全成七言绝句。

其实自有这两句诗开始,也有不少人尝试补全过,但非要把一句俗语补全成诗句,未免狗尾续貂画蛇添足。

沈溪也不详问,反倒问道:“吴公子不是应该在清流县备考吗,为何会到府城来?”

吴省瑜笑道:“随家父到府城拜访新任的安知府,顺带见见府城的士子,在下与苏公子一向有书信来往,他曾言,沈公子不但才学出众,连对堪舆玄空之术都有涉猎,在下悠然神往,便央求苏公子邀请沈公子一叙。”

沈溪笑了笑,他在想这吴省瑜是如何跟苏通勾搭到一块儿去的。

这吴省瑜看起来很客气,但沈溪早就觉出他是那种眼高于顶的年轻人,他看不起别人,别人也看不起他。苏通就曾对沈溪说过,他吴省瑜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庶子。但这才半年时间,吴省瑜就能跟苏通成为“笔友”,其中肯定有猫腻。

苏通作为文会的发起者,接待来宾的事通通需要他负责。等人到齐后,他还要为在场的人引介。

吴省瑜跟沈溪作为来年院试年岁最小的二人,被苏通隆重介绍给大家,在场的除了两个年轻有为的秀才之外,其余都是来年参加院试的童生,这些人嘴上说着“久仰”“佩服”之语,心里却没一个服气。

“沈老弟,吴公子,你们别介意,这些人就是如此,一会儿坐而论道时,不妨就好好出他们的洋相。”

苏通趁机挑拨,主要是他怕吴省瑜跟沈溪一样,不喜欢在公共场合说话。上次沈溪与苏通参加文会,自始至终都没发表什么看法。

吴省瑜喜欢表现自己,听到此话不由拱拱手:“一定,一定。”新新电脑版大家收藏后就在新打开,老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会打不开的,请牢记:网,.,,